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十二 青梅论英雄 10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崔言道:“当今天子乃是不世英主,内官虽受宠,却不能干政,因此洪都知虽权势熏天,却难以左右朝政。但若是新君继位,便难说了。如今后宫内官有八位副都知,却并无都知,这八人虽说官品相同,各司一职,但若说权势,也只洪、杨二人了。是以崇恩要留杨敬在朝,以制衡洪福,免得后宫之中一家独大。必要之时,或可使此人除去洪福。”

陈封道:“默之所料不差,正是如此。我虽有心除掉杨敬以开脱犬子罪名,却又不得不留下杨敬。默之,我行事虽未必光明正大,却是一心为国,虽有私心,却不敢先于国事。请默之察之。”

崔言道:“崇恩,外臣交通内侍,其罪不小,崇恩慎之。”

陈封一笑道:“若说交通内侍,我与洪都知只数面之交,且皆是奉旨而行;与那杨都知更是从未谋面。默之要问我这罪名,只怕难有实证。默之,我有心腹之言相告。默之适才言道,今日你我私语,只天地神鬼可知。只望我今日言语,默之万勿传诸于外,否则,陈封万死难赎。”

崔言道:“崇恩直言无妨。事关国家大事,崔言岂敢妄言?”

陈封道:“默之,我闻圣上近一年虽无大病,却是小恙不断,自年后更是缠绵卧榻,难以起身。我等为臣者虽不敢妄言,然事关大局,却不得不谋。以我观之,只怕圣上...时日无多。当此大位交替之际,波诡云谲之时,我等若仍拘泥小节,恐致大权旁落。那时非但你我再无翻身之日,只怕我郑国也要落于阉宦之手。如此,纵你我先前政着功显,也要落得与窦武、何进一般,为万世唾骂。”

崔言默然不语,思忖良久方道:“若依崇恩之意,却要如何?”

陈封道:“诚如默之所言,倘若当今天子晏驾,太子继位,必托你我以重担。要保国不乱、政不息,须防备几人。其一是许王、周王。二王就藩于封地,虽有地方官兵看管,却并不禁与外人往来,看管也不甚严。若圣上御体不豫之时,须加派兵马严加看管二王,禁止闲杂人等出入王府,更要严防二王外出。”

崔言道:“许、周二王虽无反心,却须防居心叵测之人假借二王之名生事。崇恩虑得周全。”

陈封道:“其二是三位老将。徐少保、卢象山、李克让三位老将虽已致仕,然在禁军之中仍声望极盛,只恐仍与禁军将领勾连。倘若哪位老将得知圣上晏驾,勾结禁军将领造逆,再打起许王、周王旗号,为祸不小。因此这三处也须严防。”

崔言道:“如今崇恩声望早已盖过三位老将,此事只怕是崇恩多虑了。虽如此说,防患未然也是理所应当。此事也不难,料他几人掀不起波澜。”

陈封道:“卢象山、李克让二人不足为虑,徐少保却不可不防。徐少保与许王情谊匪浅,他二人在民间多得尊崇,若勾连一处,只怕天下云合景从。再者默之莫忘了,徐少保虽还乡养老,他三个儿子却仍在朝中。徐氏长子徐慎为河东刺史,掌一郡生杀大权;次子徐慷为虎贲军都指挥使,率长林卫镇守汉中;三子徐恒虽非官身,却在熊飞军都指挥使秦玉帐中为幕宾,近在肘腋。这三子若响应徐少保起事,我郑国立时便要大乱。”

崔言道:“崇恩莫要危言耸听,我料这三人也不足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