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8章 可以引人向善,但不能强制要求大家必须与人为善!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您上次提出的‘全民参与讨论的新闻热点’,臣妾认为可以从范广义案入手,引申到对慕容秋的关注。然而,这种关注必须是正向的、引导性的,而非简单的曝光与审判。”

“目前,根据靖安司的初步监测,慕容秋已经受到了多方势力的接触。大唐宗室的李桓殿下,太原王氏的王崇文,范阳卢氏的卢思明,甚至吐蕃王朝的藏玛王子,都已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拓跋尼孜顿了顿,继续说道:“其中,藏玛王子给出的条件最为诱人,直接许以高官厚禄,并承诺只要慕容秋归附,便可立即赐予爵位,成为吐蕃王朝的贵族,真正成为人上人。”

“慕容秋目前的应对是,以自己年龄尚小,要以学业为重为由,全部婉拒。这说明他有自己的判断,或者说,他对西北王府的未来抱有期待。”

李唐听完拓跋尼孜的汇报,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拓跋尼孜的分析能力和对局势的判断,超出了他的预期。她不仅看到了问题的表象,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系统性逻辑和潜在的战略价值。

“你分析得很透彻。”

李唐的声音带着一丝沉思,“人性的复杂,确实是任何数据分析都难以完全捕捉的变量。靖安司的工作,除了监察,更重要的在于对人心的引导和对社会肌体的健康维护。”

“慕容秋,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希望,一种从旧世界桎梏中挣脱,在新世界规则下成长的希望。”

李唐的指尖轻敲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他的成长,将是检验我们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能否在个体层面实现的关键案例。”

让靖安司接手对慕容秋的跟踪考察,貌似比让李龙亲自盯着更合适。

李唐心中暗自寻思。

李龙他们是工具人,擅长执行命令和数据分析,但在对人性的细致观察和微妙引导上,靖安司更具优势。

对于像慕容秋这样的人才,官方不该是简单地监控他,而是要理解他,在关键时刻提供正确的引导,帮助他做出符合我们价值观的选择。

“我们可以把慕容秋培养成榜样,但绝不能让他成为脱离人民群众的明星人物。”

李唐心中了定论,强调道:

“我们的社会体系,根植于劳动积分和土地股份,强调的是集体价值与个人贡献的统一。

如果慕容秋仅仅因为天赋而被捧上神坛,脱离了生产劳动,那他与旧时代的门阀世家子弟又有什么区别?这与我们建立新秩序的初衷背道而驰。”

“如果慕容秋禁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自甘堕落,那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不能强行干预他的自由意志。”

李唐的语气中透着一种冷峻的理性,缓声说道:

“但是,在面临选择的关键时候,靖安司有责任加以干预和引导。这种干预并非强制,而是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展示不同选择的后果,让他自己权衡利弊。路在他脚下,我们不会替他走,但我们会确保他看得清路。”

“王爷英明。”

拓跋尼孜由衷地说道。

她理解李唐的深意,这不仅仅是对慕容秋的考验,更是对靖安司乃至整个王府治理理念的考验。

“靖安司需要建立一套更完善的人才识别、培养与保护机制。”

李唐沉吟片刻,继续说道:

“范广义是反面教材,慕容秋是正面案例。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要向所有移民,尤其是那些有天赋、有潜力的人才,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

在西北王府,你们的才能会得到最大的发挥,你们的贡献会得到最公正的评价,但前提是,你们必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抵制外部的腐蚀与诱惑。”

“这套机制,要能从底层发现人才,要能评估他们的忠诚度与抗压能力,更要能抵御各种形式的外部渗透。这需要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对社会动态有敏锐的洞察。”

“是,臣妾明白。”

拓跋尼孜语气郑重地答道:“臣妾将亲自负责此项工作,并组建专门团队,深化对靖安司监察体系的改革。我们将把对慕容秋的考察,作为新机制的试点,力求在书院开学前,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