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四月十五日,泽圣老家东部地区。
春天的泥泞期已近尾声,土地变得坚实起来,现在正是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最佳时节,在长达近百公里的战线上,俄国军队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向前推进。
马耶夫斯基将军站在一处刚刚被占领的德军阵地高地上举着望远镜,满意地注视着眼前浩荡行进的部队。
看吧,德国人终于撑不住了!
他情绪激动地对身边的参谋们说道,语气中洋溢着胜利在望的自信:他们的防线一触即溃,这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战机。
“现在进攻真是一个完美的决定。”
马耶夫斯基心中洋洋得意,仿佛胜利在望。
这怪不得这位将军过分自信,因为俄军的推进确实堪称顺利,自四月十日发动攻势以来,俄军先头部队已经向前推进了逾六十公里,平均每天前进超过十公里,这对于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大军团来说,是相当可观的速度。
在俄军的主要进攻轴线上,近卫坦克第五军的T-34坦克集群如同钢铁洪流般碾过德军的防御阵地,虽说德军的反坦克部队给俄国坦克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胜利的天平依然倾向于俄国这边。
每当遇到顽强的抵抗,随行的炮兵部队就会立即展开压制射击,而后坦克和步兵协同进攻,很快就能突破德军的防线。
德国人的抵抗十分顽强,但很明显,他们只是在负隅顽抗。
一位前线师长在电话中向马马耶夫斯基报告:每次我们集中兵力攻击,他们最终都会后撤,虽然会造成我军一些损失,但阵地最终都会落入我们手中。
不断地胜利让俄军士兵们士气高昂,他们看着一路溃退的德军,看着被遗弃的武器装备和来不及销毁的补给物资,更加确信胜利在望。
队伍中甚至传唱着即兴创作的战歌,歌颂着科尔尼洛夫和马耶夫斯基的英明领导。
只不过,这一切的顺利都是德军精心计划好的。
随着战线不断后撤,小兴登堡的团也从距离哈尔科夫二十多公里变成了八十多公里,在团指挥部里,小兴登堡与往常一样在安排前线的任务。
告诉巴巴里斯,他的营今天必须再坚守三个小时才能后撤。
小兴登堡对着电话那头说道:一切行动就像前几天的那样。
在前线阵地里,巴巴里斯领导部队执行这项特殊的任务,在每一个阵地上的德军部队都在进行顽强抵抗,恰到好处地给俄军造成损失,却又在关键时刻被迫后撤。
狮长,俄国人又上来了。
一个满脸硝烟的连长跑进指挥所向巴巴里斯报告,这个营的人知道了巴巴里斯在非洲的事情后都喜欢称呼巴巴里斯为“狮长”,他本人对此没有任何意见,这可是他的荣誉勋章。
巴巴里斯抬手看了看表,确定了现在的时间后说:按照计划再坚持四十分钟,然后向二号阵地撤退。记得把那几箱手榴弹忘在战壕里。
下达命令后巴巴里斯双手抱胸,轻笑着讲道:“布吕歇尔那臭小子倒是轻松,只需要在后方管理后勤任务。”
其实布吕歇尔也不轻松,后方后勤有他忙活的。
这样的场景在整个战线上不断重演,德军且战且退,不断地引诱俄军继续深入。
就在俄军高歌猛进的同时,在他们推进轴线的南北两侧,德军早已准备好的装甲部队正悄无声息地蛰伏着。
在北翼,隐藏在森林和村庄中的是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坦克手们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最后的检修保养,指挥官们反复研究着地图和作战计划。
俄国人已经前进六十公里了。
古德里安看着最新战报,对参谋们说道:再让他们深入三十公里到,拉长他们的战线,到时候就该我们出击了。
一位年轻的参谋忍不住问:将军,您不担心他们推进得太快吗?
听到这话,古德里安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用力指着地图说:让他们尽情推进吧,他们推进的越快,推进得越远,就越难回头。
在南翼,霍特的装甲集群同样做好了准备,伪装网下的坦克排列整齐,炮兵部队已经测算好了射击诸元,工兵部队秘密修复了一些关键道路,为即将到来的快速突进做准备。
所有部队保持无线电静默,夜间禁止任何灯光。
霍特下达着严格的指令:让俄国人尽情庆祝他们的胜利吧,很快他们就会明白什么是乐极生悲。
南北两翼的装甲部队各有一个近卫装甲师作为先头部队,南北两边都装备有德国最新式的坦克,虎式坦克与豹式坦克,而俄国的新坦克还在研发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