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兵司令部:隶属国防部,负责军内情报与 “防共”,如阎锡山的宪兵司令部通过特高组迫害进步人士。
三、汪伪政权时期(1940-1945):傀儡与恐怖统治
76 号特工总部:1939 年成立于上海极司菲尔路 76 号,由李士群、丁默邨领导,直属日本宪兵队。其打击目标包括共产党人、重庆特工、租界官员及金融界人士,通过暗杀、绑架等手段制造白色恐怖5。例如,屠杀中国农民银行职员、袭击报馆等,鼎盛时期特务达 20 万人。1943 年李士群被日军毒死后,机构逐渐瓦解。
四、中共地下情报系统:隐蔽战线的抗争
中央特科:1927 年由周恩来在上海创建,是中共首个专业情报机构,下设总务、情报、行动、通讯四科。其任务包括保卫中央机关、惩处叛徒(如处决顾顺章)、建立秘密电台,并成功渗透至国民党特务机关。特科行动科 “红队” 以精准打击闻名,被誉为 “打狗队”。
战略情报网络:抗战期间,中共通过 “龙潭三杰”(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等潜伏人员获取核心情报,同时在沦陷区建立地下交通线,如 “华中情报网”。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通过策反、渗透配合军事行动,如北平和平解放中的情报工作。
五、地方军阀与派系情报机构
阎锡山的太原绥靖公署谍报处:以 “防共” 为核心,通过宪兵司令部特高组监控山西军政,采用 “以兵肃兵” 策略清除异己。
其他军阀系统:如东北军的 “东三省特别区警察管理处”、桂系的 “广西绥靖公署情报科”,多以维护地方统治为目标,与中央情报机构既有合作也有博弈。
六、战后结局与影响
国民党系统:中统、军统在大陆溃败后迁台,分别演变为 “内政部调查局” 和 “国防部情报局”,延续反共职能。
中共系统:中央特科的经验为新中国情报体系奠定基础,1949 年后发展为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等机构。
历史教训:民国情报机构的双重性(如军统抗日与反共并存)反映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其兴衰也揭示了情报工作需服务于国家战略而非派系私利。
民国情报机构的发展史,既是一部技术革新史(如电讯破译、特工训练),也是一部权力博弈史,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政治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