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88章 冉闵传奇(中)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后赵青龙元年(晋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正月,冉闵想“灭去石氏之迹”,以谶文中有“继赵李”的字样为托词,更改国号为“卫”,改自己的姓氏为“李”,实行大赦,又改年号为青龙。

同时,冉闵此举,“仍是以延续后赵大统、维系统治为目的”。

这时,石琨及张举、王朗率军七万攻打邺城,冉闵带领一千余名骑兵,在城北抵抗他们。

冉闵手执两刃矛,胯下朱龙马,飞驰进攻。

石琨等“皆应锋摧溃”,被斩首三千级。

随后,冉闵与李农带领三万骑兵,讨伐占据石渎的张贺度。

闰二月,石鉴秘密派遣宦官送信召张沈等,让他们乘虚袭击邺城。

宦官把此事报告给冉闵、李农,二人驰马速归,废杀石鉴,又将石虎的孙子三十八人杀死。

此事之后,在邺城的石氏家族被全部消灭。

后赵青龙元年(晋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司徒—申钟、司空—郎阗等四十八人尊冉闵为帝,冉闵假意让给李农,李农以死相抗。

冉闵说:“我们原是晋朝的人士,如今晋皇室尚在,我希望和诸君一起分割州郡而治,各自称为牧、守、公、侯,然后上表迎接晋朝天子还都洛阳。”

尚书—胡睦进言说:“陛下的圣德顺应天意,理应登上天子之位。如今晋氏衰败,远逃江南,怎么能驾驭英雄,统一四海呢!”

石闵说:“胡尚书之言,真可谓识时务、知天命啊。”

于是,冉闵在南郊登上帝位,大赦天下囚犯,改年号为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并恢复自己的冉姓。

他追尊祖父—冉隆为元皇帝,父亲—冉瞻为烈祖高皇帝,尊母亲—王氏为皇太后,立其妻—董氏为皇后,其子—冉智为皇太子;

以李农为太宰、兼任太尉、录尚书事,封齐王,李农诸子都封为县公;

封其子冉胤、冉明、冉裕为王;

文官武将进三等官位,封爵各有等级。

此外,冉闵派人持节赦免各地抵抗势力,但各势力多不归从。

永兴元年(晋永和六年,公元350年)三月,石祗听说石鉴已死,便在襄国僭位称帝,各族据守州郡、拥兵自重的头领纷纷响应。

四月,冉闵诛杀势力过大的李农及其三子,同时被杀的还有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中常侍—严震、赵升等人。

同时,为连结外援,冉闵还派使者到长江岸边。

告诉东晋守军说:“叛胡扰乱中原,如今我已消灭了他们。如果能共同征伐的话,可以派遣军队前来。”

结果,东晋朝廷并没有给予任何答复。

同月,石祗派石琨带领十万士众攻打邺城,进兵据守邯郸。

五月,晋庐江太守—袁真攻打冉魏的合肥,拘捕了冉魏南蛮校尉—桑坦,带着当地百姓撤回。

六月,石祗的镇南将军—刘国从繁阳前来,与石琨会合。

冉闵派卫将军—王泰在邯郸大败石琨,死者数以万计,逼迫刘国退驻繁阳。

这时,接替苻洪之位的苻健从枋头入关,张贺度、段勤与刘国、靳豚在昌城会合,将要进攻邺城。

八月,冉闵派尚书左仆射—刘群任行台都督,派王泰、崔通、周成等率领十二万步骑在黄城扎营,自己则亲率精兵八万作为后援,与敌军在苍亭展开激战。

张贺度等部大败,死者达两万八千人,靳豚被追斩于阴安,其部众全部被俘。

之后,冉闵整军而归。

在邯郸得胜之后,冉闵拥有戎卒三十余万,旌旗、钟鼓绵延长达百余里,即使在后赵鼎盛时期也没有这般威势。

冉闵自苍亭回到邺宫后,曾清定九流,大力擢拔汉族士大夫。

永兴元年(晋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十一月,冉闵带领十万步骑到襄国攻打石祗,任其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把一千名归降的胡人分配到他麾下。

光禄大夫—韦謏呈上言辞激切的谏书,冉闵阅后大怒,杀了韦謏及其子孙。

永兴二年(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二月,冉闵攻打襄国长达百余日,挖地道、垒土山,建造房屋、翻地耕作,以示久留之意。

石祗非常恐惧,除去皇帝之号,称赵王,并派出使者分别到前燕—慕容儁、羌族—姚弋仲处请求援军。

当听说前燕准备援救石祗时,冉闵曾派大司马从事中郎—常炜出使燕廷,试图阻止其发兵,但未成功。

三月,石琨自冀州前来援救石祗,姚弋仲又遣其子—姚襄率领三万八千骑兵自滆头前来,慕容儁派遣将军—悦绾率领三万甲卒自龙城赶到,三方士卒共计十余万。

冉闵派出车骑将军—胡睦在长芦抵挡姚襄,将军—孙威在黄丘防守石琨,结果都被敌方打败,士卒被消灭殆尽,胡睦、孙威只身逃回。

石琨等即将来到,冉闵打算出兵进击,卫将军—王泰劝谏说:“陷于困境之敌顽固(指石祗),寄希望于外援。眼下强大的救兵四方云集,想引诱我们出兵交战,以便从腹背两个方向攻打我们。我们应该加固营垒不出兵,静观态势而行动,用这种战术挫败他们的计谋。如今陛下亲自临战,一旦没有万全之策,宏业就将丧失。请谨慎不出,臣请求率诸将为陛下去消灭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