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施主?”
……
各种声音传来,沈林甫这才从树后探出头来。
“这儿!”
直至天亮,再没人入睡,竟然发生刺杀事件!大家又是惊讶又是好奇。
而栖霞寺的主持屯炬禅师对于寺里发生这种也是坐不住了,佛门清修之地,怎么成了不法凶徒行凶的地方。
沈林甫把昨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众人。什么,还有两个人去了后院?当即又组织人手去把后院翻了个底朝天,什么都没有发现。
对于这场虚惊,没有人能理由头绪,因为实在是找不到动机。
对于那个想要杀沈林甫的人,看样子也是沈林甫大半夜的不睡出去溜达自己倒霉撞上的。
对于这里,沈林甫实在不知说些什么,白头遇到大虫,晚上又遇到袭击。天一亮,香火钱都忘记留下了,就带着众人或乘马车,或走路,一同赶紧回江宁城。
因为只有三辆马车,考虑到路途遥远,以及大家的感受,塑造自己的形象,来自岳阳的沈六爷以身作则,把马车留给妇女和孩子们坐,沈林甫则和家丁、男性猎户们徒步回江宁。
其实马车的速度也不快,只是比人持久。但就因为这,没走多久,马车就要停下,等赤足们休息一会儿再继续走。其实就是为了照顾沈六爷和沈绍,还有沈致庸。
家丁们虽说偶尔待遇好,但是也是常年的体力活,从栖霞寺到江宁城这段路还是能一口气走完的。至于沈绍则是跟着少爷久了,身子骨也娇气起来,实在是走不了多远。
而沈致庸也差不多,最主要是年纪大了。
那为什么沈致庸不坐马车呢,一辆车是茵娘,小珍娘,还有九月母女,这要避嫌。还有两辆虽然有妇女,可与他也无所谓,只是那一群孩子实在是聒噪了。
而对于猎户们,这段路实在是,太平了。比山路好走多了,还没有走兽威胁。更有沈郎君和大家一起走,真正是越走越轻松,连颗汗水都没有掉。
可能还是带来了后世的一些习惯,对于无产阶级们,有种此乃我兄弟的深切感情。走路走到一半时,在杨老刀的起头下,竟然说起了荤段子。
考虑到马车上有孩子和女眷,赤足队伍无意间跟马车落后了一大截。马车停下来,他们也挺下来。虽然沈郎君没有给大家讲一个,但是笑声还是赚足了的。
其实沈林甫满腹的荤段子,毕竟经历不一样,就是即兴发挥也是能说三天三夜的。可能三天三夜确实有些夸张,但是三个时辰还是可以的。
但是终究要顾及形象,如果大家都感觉沈郎君也这么俗,没有了以供仰望的高度,将来如何服众啊。
就这么拖拖拉拉的走走停停的,从天一亮就开始出发,算上路上找了间野店让店家全家忙和起来做了一顿吃食,到了黄昏时分才到江宁城。
到了江宁城,沈致庸引着众人去沈家在江宁置办的庄子,安顿下来。而沈林甫则带着茵娘和沈绍、小珍娘回贺府去报平安。
当然,今天去庐州是去不成了。因为突然发现有些事还没有办,一是李书鱼的问题,还有就是众多猎户的户籍。如果留下后患,将来对沈林甫来说,是可供别人一击致命的。
再仔细一想,突然发现很棘手。虽然亲戚们很厉害,但是自己终究没有直接接触江宁官场。思来想去,先去找贺子山商量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
毕竟皇帝都不差恶兵,在回贺府之前,沈六爷先带着妹妹在江宁城的各大文玩珠宝店逛了一圈,相中了一幅吴道子的画。
“郎君,此画小老儿用我这店担保,绝对是画圣吴道子的真迹。”
“虽然我并不懂画,但是这幅画确实有些意思,要多少钱。”
“我见郎君也是此道中人,小老儿给个良心价,八千贯。”
听到这儿,沈林甫拉着茵娘就往外走。那店家一看到沈林甫要走,急忙出去拦着。果然,历史有些套路真是千年不变。
“郎君你愿意出多少?”
“不是我愿意出多少,而是你能接受多少。”
“看来郎君确实是此道中人,那我就不饶弯子了,四千贯,一文钱不能少。”
“那你刚刚要价那么高,”听到这儿,茵娘感觉这店老板真是太坏了。
那一头听着这话倒是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说道:“小娘子,这买卖古玩,能赚多少就在这一惊一乍间,还望勿怪!”
“老板,我买这画是要送我表兄的,我们关系不错,本来不需要多此一举。但是毕竟我是有求于人,总不能两手空空。”
“郎君说的是极,亲兄弟尚还需要明算账呢,何况是表兄弟。”
“嗯!我也觉得是,所以请问贵店有没有较为逼真的仿品?”
“什么?”
“仿品,吴道子画作的仿品。”
“郎君何必如此辱我,还请另则高处,本店决计不做此弄虚作假的买卖。”
……
一问价格要四千贯,思来想去实在没必要。你姑姑人还在呢,帮这点小忙,难道你贺子山还要收礼?
虽然给贺子山的好处被沈林甫昧着良心给抹没了,但是茵娘毕竟累了一天,作为哥哥,还是买件好东西哄一哄的。所以沈家老幺自从当哥哥十四年以来,第一次给妹妹花钱了。
但这一买就停不下来了,胭脂首饰,玉玩罗裳买了不少。
这可让茵娘一阵感动。
突然想起在栖霞寺说好的给每人十贯钱,还没兑现。对于给下属赏赐这件事,是一定要及时行之的,不然谁还出力啊。
于是让沈绍前去庄子里跟沈致庸说,支取五百贯,给今天去栖霞山的家丁们、还有猎户人家,无论老幼,每人发十贯钱,剩下的带大家出去吃顿好的。
女孩子挑东西确实是极其考验耐性的活,沈林甫百无聊奈地靠在胭脂铺的门上,就看着茵娘和小珍娘在那儿比来比去。
终于买完了,拉着半车东西,载着三个人,沈林甫临时雇了个车夫,赶车回到贺府。刚下车,就看到沈绍在那儿等着,沈林甫回来了,沈绍小跑过来说道:
“少爷,庸伯说老爷再三交代,不准你动用庄子里的银子,他也没办法。”
“啥,还有这交代?”
然后又从身上掏出张一千贯的银票,让沈林甫去庄子里跟他们兑五百贯出来发下去,还交代到,“另外五百贯给我带回来。”
沈绍这才离去。
至此,沈林甫还有私资九万三千贯,刚才给妹妹身上花了一千贯。对,那车里装的东西比车和马加起来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