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一章 卜子高徒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交耀在安邑还拜了一位老师,季鸣,五十上下,瘦高个,一幅憨厚样。这位老师可不简单,号称卜子高徒,还与魏侯有过交情。交耀早就听说过季鸣,但与他相识,还是在逆旅。那一次,季鸣于内庭高谈阔论,阐述自己的大道。

“何谓忠臣?当年齐国崔杼杀了齐君,崔氏家臣问晏婴,‘你打算随君上去死吗?’,晏婴不愿;家臣又问,‘你打算离开齐国吗?’他仍不愿。不仅不愿,还反问家臣,‘我有何罪?’真真岂有此理!晏婴实为不忠之臣!”

“何谓忠臣?”听者之中有人等得不耐烦了。

“杀杼,为齐君报仇!自尽,随君上而去!”

“晏子在庄公尸体前痛哭,并且行了三踊,已经行了一个臣子应有的礼仪了。”

“那又如何?他身为上大夫,没有为国君讨回公道,又无惩罚崔氏的举动,这是一个臣子应该做的吗?倘若父亲被杀?难道也无动于衷吗?没有国君的俸禄,如何赡养父母?”

季鸣说罢,不少人鼓掌以表示认同,却还是有人不服气。“庄公的死并不光彩!”

季鸣都没正眼瞧他,低声道:“那棠姜不守妇道,改嫁崔杼,贪图富贵,想必庄公也是受这女子迷惑。而且,崔杼与棠姜是否串通以谋害庄公,犹未可知呀。”季鸣抬起头,张开双臂,继续道,“那晏婴还曾无端斥责孔子,你们可知?”

“哦。”众人惊呼,一些人开始小声嘀咕起来。

“我来告诉你们吧。孔子曾两次受到景公召见,第一次,景公向孔子提出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孔子根据齐国的实情,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答,景公是极为赞同的。再次见面,景公又提出了如何改变齐国财力匮乏的问题,孔子主张延续周礼,施行德政,爱惜民力,景公非常高兴,计划封赐孔子田地。谁知,那晏婴出于妒忌,竟说孔子奸诈狡猾,油嘴滑舌,只是为了要官,所讲皆为迂腐之谈。”此时,周围发出了阵阵感叹。季鸣趁势拉高声调,“那晏婴竟然还讲,‘齐国要的是国富民强的治国之策,这不比拘泥于蒸鱼煮肉要用何种器物重要得多吗?’孤陋寡闻的晏婴哪里知晓礼制的重要性,那是为了赢得大夫及士人精神的高峰。倘若当初景公重用孔子,何来今日之田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