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4章 柱国之臣李定国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陛下的五个义子中,孙可望年龄太大,性格和能力都已经定型。臣妾斗胆猜测,陛下似乎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孩子。所以,既没有将他留在中枢,也没有让他常伴身边,而是早早地将他外放了。”马湘兰娓娓道来,分析得头头是道。

接着,她话锋一转,“而艾能奇和刘文秀两人,陛下对他们的喜爱,应该是那种爱屋及乌的喜爱吧。毕竟,他们两人的年龄都比李定国小,本来也有机会在宫中伴驾左右的。可陛下还是选择了将他们外放,这其中的缘由,恐怕只有陛下自己才清楚了。”

“陛下的义子众多,但唯有李定国一人被陛下留在身边,常伴左右。这其中深意,众人皆知。李定国进入军事学院后,更是展现出卓越的才华,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不仅如此,他还时常侍奉在陛下身旁,聆听陛下的教诲,可谓是深得圣心。”

“数月前,李定国更是前往塞外辽东,成为一名赏金猎人,成功斩杀了上百名建奴。如此英勇之举,令人赞叹不已。此后,他又随陛下去了天寿山的理想之城,进一步证明了他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可以说,李定国不仅是陛下的心腹,更是未来的柱国之臣啊。”

“臣妾断言,在未来的二十年里,此子必定会成为军中年轻一代的佼佼者,无人能及。”马湘兰语气坚定地说道。

然而,崇祯皇帝却微微一笑,似乎并不完全认同马湘兰的看法。他缓缓说道:“哈哈哈,马姐姐所言不假,李定国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你怕是遗漏了外面的那些青年才俊啊。”

皇帝接着列举了一长串名字:“曹变蛟、吴三桂、阎应元、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黄得功、孙应元、周遇吉等等,这些都是朕的得力战将,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

“相比之下,李定国虽然才华出众,但毕竟还没有真正领兵打仗的经验。在朕的十剑面前,他这个尚未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毛头小子,恐怕在这些悍将面前,还难以排上号呢。”崇祯皇帝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其他将领的信任和对李定国的一丝保留。

面对崇祯皇帝的质问,马湘兰并没有生气,反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陛下何必自欺欺人呢?您自己都说了这些人都是外面的,又怎么能和里面的、您的义子李定国相提并论呢?”马湘兰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直刺崇祯皇帝的内心。

崇祯皇帝听了这话,先是愕然,随即便哈哈大笑起来。他的笑声在空旷的别院中回荡,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不不不,朕的义子你还少说一人。那郑成功呢?”崇祯皇帝笑着摇头,似乎对马湘兰的话并不在意。

马湘兰得到了朱由检的肯定,回答中更是带着一股底气:“至于郑成功,如今他已经贵为国公,陛下封子不封父,必然是有深意的。依着臣妾的看法,陛下还是更看重他父亲郑芝龙多一些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