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的崇祯皇帝似乎吸取了前世的教训,对待官员们变得更加狠厉了。但唯一有所改变的,就是他对待平民的态度,尤其是对京畿地区的平民,那简直可以说是仁慈优待到了极点。
至于那些辽民,也全部被崇祯皇帝吸收进了皇家农业公司,成为了他皇庄的佃户,或者说是农业工人。要是放在天启年间,像安平这样的半大小子,恐怕早就被抓去服劳役了,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舒舒服服地在家里睡懒觉呢?
安平的母亲,是一个拥有大脚的女人,这在许多辽民女性中是一种传统。而这一特点,与建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如此,村里人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大脚”,至于她的本名,反倒被人们渐渐遗忘了。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大脚一边轻声呼唤着儿子安平起床,一边忙碌地准备着一天的农活。她动作迅速而娴熟,丝毫没有因为照顾孩子而耽误了手中的活计。
大脚拎起猪食桶,迈着轻快的步伐朝后院走去。后院里,一群饥饿的鸡鸭鹅正争先恐后地抢夺着食物。它们被大脚风风火火的脚步声惊扰,顿时惊慌失措,四处乱飞,叽叽嘎嘎的叫声响彻整个院子,羽毛也如雪花般在空中飞舞。
大脚在村子里可是出了名的做事爽快、手脚麻利。她的性格随和又厚道,当第一次有人在村子里喊她“大脚”时,她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爽快地应了一声,脸上还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村里的那些老坐地户们,对大脚更是另眼相看。因为大脚无论见到谁,都是笑脸相迎,从不吝啬自己的笑容和问候。她在村子里的人缘极佳,大家都喜欢和她打交道。
相反,那她家当家的男人,安平的爹长贵,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他就像一个锥子都扎不出屁的主儿,整天闷不吭声,让人觉得他好像没有什么想法和主见。
从外表上看,长贵是一个顶天立地、硬实粗壮的汉子,毕竟辽民普遍身材高大。然而,他却有着与外表截然不同的性格。他在人面前几乎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即使偶尔开口,也是结结巴巴、词不达意。说他憨厚老实,那简直就是对他的一种夸赞,因为实际上,他更像是一根木头,木讷得很。
平日里,几乎没有人看到他和别人商量事情或者唠唠嗑。他总是独来独往,似乎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漠不关心。遇到个大事小情的,他更是早早地躲到一边,完全没有要上前帮忙解决问题的意思。反而是大脚,那个性格泼辣、能说会道的女人,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替长贵出头,去和别人掰扯。
长贵呢,则会学着关内人老农的做派,闷头耷脑地蹲在一边,手里捏着个旱烟袋子,“吧嗒吧嗒”地抽个不停。他的这个样子,让人不禁想起那些沉默寡言、只知道埋头苦干的老农。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男人,却在天启朝广宁惨败的事件中,展现出了他独特的一面。那场惨败,不仅让熊廷弼和王化贞两位官老爷丢了脑袋,更让无数百姓失去了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