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军抵御房营便已是强弩之末,又怎禁得亢营这般冲杀,立时便是溃败。众代卒已不顾将领号令,纷纷四散奔逃,或沿城墙向两侧逃去,或回身向城上奔逃,部伍零散,阵型溃乱。代军几个将领在人丛之中大声疾呼,却终究无济于事,难以挽败局于分毫。
洪钟力已将竭,见代军败逃,已无力追杀,只在阵中歇马,大口喘气。马保却是精神百倍,见代军仍有小股兵马未退,遂认准主将旗号,直冲过去。
那代军主将亲随兵将只顾阻拦逃兵,却不防马保单人匹马杀至,被马保接连砍倒四五个,再无力抵挡,遂随败兵一齐后退。
代军主将见身旁亲兵退却,也只得拨马逃走。他骑高头大马,马保一眼认准,便即催马急追。
人群之中马难奋蹄,那代将知身后马保追赶甚急,再不顾自家败兵,加鞭催马,竟撞翻踏倒数个代卒,只要逃命。但终究逃兵太多,阻住前路,只片刻间便被马保赶上。
只听身后一阵大笑,已是近在咫尺,代将闻声胆寒,却已不及回身。马保纵声大笑,认准代将后颈,一斧劈下,正劈在那代将颈项之上。
一颗头颅随斧飞起,直飞出五六尺方才落地。兜鍪旁落,头颅又滚出数尺停住,发髻散开,长发披散盖住脸面。随即败兵赶到,将头颅踢走,又过数人之脚,只在脚步之间翻滚,顷刻难寻踪迹。
马保笑声未止,那代将已是身首异处,身旁几个掌旗力士见了,再顾不得将旗,将大旗抛下,便即没命逃去。将旗摇摇坠地,南关城下这一战胜负已分。
只数步之间便追到城下,马保收束部伍,回身寻到洪钟,高声道:“振远所部尽是骑兵,只守住城下便是,我率人马杀上城去。振远可打开关门,放杜铁枪进关就是。”说罢不等洪钟答话,便回身分拨兵马,从几处登城口向城上杀去。
关门大开,杜挚率军直入阳地南关。城墙之上代军已无心守城,被吕应率军登上城头,与马保兵马前后夹击,围住厮杀。
城上狭窄,数千人挤作一团,不能摆开。代军只抵挡片刻,便没了战意,只得弃械乞降。只听叮当作响,刀枪弓弩纷纷落地,代卒跪倒一片。
硝烟未散,尘埃落定。
城上正自看管降兵,秦玉与徐恒率亲兵赶到,于众多降兵降将之中寻到代军主将,太岳行营兵马总管李敢。
生擒代军主将,这一战才是大获全胜。此一战,郑国谓之南北关大捷。代国南北关守军,连同南关镇兵马共两万二千余,除南关镇兵马逃去千余外,关内兵将不曾逃出一个。
代军战死七千余人,余者尽皆被俘。郑军死伤共计一千四百余,其中箕营死伤五百余,房营死伤四百余,厢军死伤也有五百余。此战过后,洪钟苦心操练五年之三千房营骑兵,只剩七百余人。
正月十二这一日,郑军于河北河东同日开战。河北易水之战郑军大败而归,却于河东南北关之战大获全胜,郑国朝廷方不致颜面扫地,不可不谓之时也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