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他们能学到什么?”
李唐笑了笑,从沙盘上调出一份文件,投影在郭昕面前。
“这是船山书院的五年教学大纲。你看,前两年,是基础教育,扫盲,让他们建立基础的数理化概念,重塑世界观。
第三、四年,是专业分流,根据他们的兴趣和天赋,学习一些基础的应用技术,比如农业、纺织、基础机械维修。
第五年,是社会实践。整个过程,他们能接触到的,永远是我们整个技术体系中,最表层、最基础、最不涉及核心原理的部分。”
李唐的手指在空中轻轻划过,屏幕上的内容随之变化。
“这就好比,我教他们如何使用算盘,但绝不会告诉他们算盘的制造方法和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我让他们看到蒸汽机的强大,但他们永远无法得知,制造一台合格的蒸汽机,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学、冶金工艺和精密加工技术。”
“我们开放的,是‘术’的表象。而支撑这一切的‘道’——也就是我们完整的工业体系、科研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将永远对他们关闭。”
郭昕看着那份详尽到令人发指的教学大纲,以及其中对不同身份学生设置的层层知识壁垒,恍然大悟,额头甚至渗出了一丝冷汗。
这已经不是阳谋了,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李唐给出的,是一个看似公平的学习机会,但实际上,他从一开始,就为这些人设定了无法逾越的知识天花板。
他们学得越多,就越能感受到西北王府的强大与深不可测,从而产生更深的敬畏。
而那些真正有天赋、愿意归化的学生,则会被甄别出来,通过另一套秘密的考核体系,进入真正的核心教育序列,成为西北王社稷的基石。
“那……王爷您如此看重那个叫慕容秋的少年,甚至不惜让杨文菁和林昭君去主动接触,又是为何?”
郭昕继续问道。
李唐的目光,落在了屏幕上慕容秋那张稍显稚嫩却无比专注的脸上。
“因为他不一样。”
李唐的声音变得深沉而有力。
“老郭,你要记住,我们目前所有的优势,都来自于船山城和‘龙巢基地’。它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黑箱,我们输入指令,它输出结果。
但这终究是外力,是无根之萍。万一有一天,龙巢基地消失了呢?我们该怎么办?被打回原形吗?”
这个问题,让郭昕的心头猛地一颤。
“所以!”
李唐的语气一车,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够自我造血、自我迭代的科技和工业体系!
我们不仅要会使用这些‘神器’,更要明白它们背后的原理,要能够独立地制造、改进,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东西!”
“这个过程,需要人,需要海量的、各种各样的人才。不仅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合格产业工人,更需要成千上万的工程师、科学家。而最关键的,是需要站在金字塔顶端,能够引领整个科技体系向前突破的天才!”
“慕容秋,就是我发现的第一颗,有潜力成为这种天才的种子。他的思维方式,他对数理的敏感,已经脱离了这个时代的束缚。
他缺的,不是智商,而是一个能够让他将天赋完全发挥出来的平台,以及将他从自我封闭的世界里拉出来的引导。”
李唐顿了顿,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未来”的光芒。
“杨文菁和林昭君,是这个引导的开始。而即将举行的船山书院开学典礼,则是我为他,也为所有像他一样的种子,准备的第一次洗礼。
我要让他们亲眼看到,知识,究竟能创造出何等伟大的力量。我要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名为‘改变世界’的野心!”
郭昕肃然而立,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震撼,从心底升腾而起。
他终于明白了。
攘外安内,奖励生育,创立书院,接纳质子……李唐所有看似不相关的布局,其最终的指向,都是同一个宏伟的目标——
他不是在割据一方,不是在争霸天下。
他是在以整个西北为试验田,从零开始,亲手缔造一个全新的文明!
一个以科学为基石,以工业为骨架,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屹立于这个世界之巅的,煌煌盛世!
而自己,何其有幸,能够亲身参与并见证这开天辟地般的伟业。
“传我命令。”
李唐的声音将郭昕从激荡的情绪中拉回:“通知所有学院、格物院、军方及政务体系负责人,三日后,船山书院广场,准时参加西北第一届开学典礼。”
“是!”
郭昕挺直了胸膛,声音嘹亮。
李唐转过身,重新望向那片由数据流构成的星辰大海,目光深邃如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