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王府在七河流域的雷霆之势,以及随后在锡尔河畔展现的工业化基建能力,如同平地惊雷,震动了整个中亚乃至更远的西方世界。
一个新兴的、拥有着前所未闻的强大武力与组织效率的政权,以摧枯拉朽之势取代了旧有的部落秩序,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足以引发剧烈的地缘政治连锁反应。
首当其冲的便是黑衣大食。
哈里发阿布·贾法尔·阿卜杜拉·马蒙,这位素来以雄才大略着称的统治者,在得知东方突厥诸部被一个神秘的“西北王”李唐迅速整合,并且其军队装备着远超常规的“火器”后,立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他召集了帝国最精锐的将领和智者,对来自东方的所有情报进行严密的分析。
从那些惊恐逃回的商人和斥候口中,他们拼凑出了一个模糊却令人心悸的形象:一支纪律严明、火力凶猛的军队,以及一种能够“凭空”制造钢铁、修筑道路的奇特力量。
大食帝国立刻加强了河中地区的防务,并向呼罗珊总督下达了死命令,严禁任何东方势力越过锡尔河。
同时,大食的间谍网开始全力运作,试图渗透到这个神秘的“西北王府”内部,探明其力量的真正来源。
长安的大唐朝廷,唐宪宗李纯在收到西北王府的战报后,心情复杂至极。
一方面,李唐收复安西,驱逐吐蕃,无疑是光耀门楣的大功,让他这个皇帝脸上有光。
然而,李唐展现出的强大实力,以及他不受长安节制的“西北王府”体制,又让李纯感到深深的忌惮。
他深知,一个坐拥富庶之地、掌握强大军队,且远离朝廷掌控的藩镇,最终都可能成为尾大不掉的祸患。
只是眼下,吐蕃仍是心腹大患,南昭同样虎视眈眈。李唐的存在,恰好可以牵制这两股势力。
最让李纯拿不定的主意的,是原本在各地割据的地方藩镇在看到李唐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回鹘汗国后,一改之前的桀骜不训态度,该交税全额补上,该撤削的军队全部撤削。
因此,在权衡利弊之后,李纯选择了暂时安抚与观望,一方面继续加封李唐,并着重承认其大唐宗室子弟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则派遣一大批官员前往河西走廊,名义上是协助治理,实则暗中探查李唐的底细,顺带把朝廷的触角伸向北方大草原。
抛开跟李唐的皇权之争不谈,西北王府这次一举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最大威胁解决掉,对朝廷而言总归是利大于弊。
李纯现在还不知道,因为李唐的强势出击,大唐帝国避免了一场由回鹘汗国强硬提出的联姻要求,避免了一位大唐公主以身伺魔的可悲命运。
雪域高原,逻些王城。
吐蕃赞普赤德松赞,此刻正坐在布达拉宫那高耸的宝座上,听着回鹘特使滔滔不绝的陈词。
药罗葛·图鲁,一个身材矮小却口若悬河的回鹘贵族,此时正声嘶力竭地痛陈利害:
“伟大的赞普陛下!您难道没有看到吗?那个来自东方的‘西北王’李唐,他是一个比大唐和回鹘加起来还要危险的敌人!
他们所使用的火器,能够轻易击穿我们的铠甲,他的军队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七河流域的部落,在不到一个月内便被他彻底征服!
现在,他已经将触手伸到了锡尔河畔,一旦他站稳脚跟,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回鹘,然后便是我们吐蕃的河西走廊,乃至整个雪域高原!”
图鲁的嗓音因激动而颤抖,他试图用最耸人听闻的语言,激起赤德松赞的危机感,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大唐安西大都护府的耻辱,难道赞普已经忘记了吗?如今李唐羽翼渐丰,他所图谋的,绝非仅仅是西域一隅,而是整个东方乃至更广阔的世界!
回鹘与吐蕃,虽然曾有宿怨,但在共同的巨大威胁面前,我们必须放下偏见,联手抗敌!唇亡齿寒的道理,赞普陛下难道不懂吗?”
然而,赤德松赞却始终面无表情,眼神深邃得如同高原的冰湖。
他端坐在宝座上,右手轻轻摩挲着镶嵌着宝石的权杖,心中进行着一番冷酷而理性的计算。
他很清楚,图鲁所言并非没有道理。
李唐的崛起确实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其展现出的力量令人胆寒。但问题在于,吐蕃与回鹘联手,真的能在短时间内击败李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