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边境的牧民们冲出帐篷,看到的景象让他们彻底崩溃。
那些曾经威严的寺庙,此刻只剩下残垣断壁,焦黑的痕迹仿佛烙印在他们心头。
苯教的大法师们,此刻也面如土色,口中再也说不出半句“魔鬼”之言。
他们面对的,不是可以理解的刀枪剑戟,而是超越时代认知的“神迹”。
消息如同野火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吐蕃边境,乃至更远的腹地。
人们开始窃窃私语,将昨夜的景象描述为“天火降临”、“神灵震怒”。
而娜扎所领导的“科技教”宣讲团,则在此时适时地进入了边境地区。
娜扎身着一袭象征纯洁与智慧的白色制服,胸前的齿轮与麦穗徽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她带领着宣讲团,没有直接指责苯教,而是以一种悲悯的姿态,向那些惊魂未定的牧民们解释道:
“昨夜之景象,并非天神无故震怒,亦非魔鬼作祟。此乃吾王所授‘真理之光’,乃是对那些蒙蔽人心、阻碍进步之顽固势力的警示。
吾王曾言,真正的神迹,在于解放生产力,在于提升人类福祉,在于让所有人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那些利用虚妄之言,煽动仇恨,阻碍民众接受新知,拒绝改变的势力,终将被‘真理之光’所审判。”
她指着远方被摧毁的寺庙,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吾王并非嗜杀之人,故此‘神罚’未伤一人。这便是吾王仁慈之体现,亦是‘科技’力量的精准与克制。
它告诉我们,凡是阻碍人民走向富足与光明者,必将付出代价。而凡是拥抱‘科技’,顺应‘真理’者,都将得到吾王庇护,共享西北王府的繁荣。”
娜扎随即展示了西北王府在边境“科技示范区”的成果。
高产的麦田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波浪,自来水管道将清澈的泉水引入村落,甚至还有简易的医疗站,为受伤的牧民提供免费的治疗。
她还特意安排了一辆蒸汽机车,在简易的轨道上缓缓驶过,引起了吐蕃牧民的巨大轰动。
“此乃吾王所造‘陆行舟’,一日可行千里,运送粮食与物资,让远方不再遥远。而你们的苯教大法师,能让你们的牛羊跑得更快吗?能让你们的土地更加肥沃吗?能让你们在生病时得到救治吗?”
娜扎的反问直击人心。
对比之下,苯教所能提供的,只有虚无缥缈的祈祷和教义,而西北王府提供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这种对比,让那些亲眼目睹“神罚”又亲身体验到“福祉”的吐蕃牧民们,内心深处的信仰开始剧烈动摇。
一时间,边境地区涌现出大量的“科技教”皈依者。
他们不再是被强迫,而是出于对未知力量的敬畏,对现实利益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娜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心理。
她将这些新皈依者组织起来,成立了“科技教”的基层宣讲队,让他们以亲身经历去影响更多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