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把军队牢牢地握在手中,就不怕天会塌了。伟人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如今的军队,名字上由大都督府统领,具体而言就是那几位国公——魏国公徐达,宋国公冯宗异,卫国公邓愈,曹国公李文忠以及新晋信国公汤和。郑国公常茂,毕竟是小辈儿,尚不能与前几位相提并论。
从历史来看,朱标唯一拿捏不准的就是宋国公冯宗异,他是被赐死的。说是朱元璋为年纪轻的朱允炆打算,屠戮功臣,再加上冯宗异与女婿周王朱橚过从甚密,意图不轨,因而获罪,但其原因究竟为何,无从知晓。
目前来看,冯宗异虽然与陆仲亨、唐胜宗等人交情不浅,是他们的带头人,但并无过分的举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仍在考察期。不过,只要徐达能够撑住,不早逝,一切都好说。为此,朱标打算这次北征和林之后,就让徐达回京,坐镇大都督府,由李文忠统领北平兵马。
“陛下,这是大都督刚呈上来的军报。”秦顺的声音,打断了朱标的冥想,将他拉回现实。
朱标接过军报,大略浏览了一下——爱猷识理达腊从和林向西北方向逃窜,留下一座空城。莽茫草原,元人行踪不定,大军不宜久留在外,徐达、冯宗异请旨定夺。
朱标脱口而出:“传旨大都督府,魏国公领军回师北平。宋国公遣一军折向东南方向,前往河西的沙洲、瓜州,与北上的沐英所部汇合,其余返回大同驻守。具体时间,两位国公自行安排。”
“遵旨。”
“还有吗?”朱标看到秦顺手里还有东西。
“这是两位国公的密奏。”秦顺递上了两个带着火漆印章的信封。密奏是朱标御极之后,授给除了常茂以外几位国公的特权,包括韩国公李善长,密奏由锦衣卫负责传送直达御前,形式、内容均不受限制,每位国公都有专属的印鉴。
“朕都不用拆看,里面的内容定与吉安侯有关。”朱标示意秦顺将信封放在桌上,笑着说。
“陛下英明!”秦顺马屁奉上。
“少来!听你这话的意思,好像不相信啊!要不要打个赌?”朱标抄起两个信封,递到秦顺眼皮底下。
“小的不敢!”秦顺摇了摇头。
“切!没意思!”朱标收回了手,“看你那小胆儿。”揭开火漆,对比了开头的印鉴,确认无误后,朱标阅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