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特遣礼部、太常寺等原本随行官员先行前往中都准备一应事宜,这样在圣驾到达的第二天便了举行祭祀仪式。
仪式之上,朱标具衮冕服,在引礼官的引导之下,走进皇陵享殿,按照规程完成一系列活动。这种枯燥无聊、形式主义的过场,朱标早已麻木,如提线木偶般。
不过,在祭礼接近尾声的时候,朱标下旨所有人撤出享殿,任何人不得陪同,他独自一人跪在爷爷奶奶的神位跟前,轻声低语。
朱标坦白了自己的身份,他既可以说是历史上的懿文太子,也可以说不是,阴差阳错之下魂穿而来。他也说明了朱元璋猝然离世的原因,自己心中无比后悔。
当然,他也表了表决心,既然来此一遭,有这样的奇遇,必然会做出一番成就,让大明王朝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
最后,他再次三拜叩首,起身走出了享殿,外面的阳光格外刺眼,照射在他的身上,让其散发出若有若无的光晕,看得殿门前空地等待的大小官员一阵恍惚。
“陛下万岁!”不知谁带头呼喊,随后便是山呼海啸般的声浪!
“大明万岁!”朱标高喊!这让原本寄托哀思、气氛沉闷的祭祀仪式,突然变得让人热血沸腾。
同样让人血脉喷张的还有三峡口的二次激战。
乃儿不花率领元军主力冲击顾时的先锋人马。明军虽然奋力抵挡,奈何人数上劣势比较明显,阵型渐渐被冲得支离破碎,难以互相支援。
“将军,在这样坚持下去,我军就要被分割包围了,怎么办?”副将张耀疾驰到顾时身边,他的盔甲上血迹斑斑。
战场的情形,顾时在高岗之上看得清楚,他双拳紧握,一言不发。
“将军?”张耀催促道。
“现在撤退?”顾时反问。
“末将愿留下断后!”张耀一咬牙说道。情势他很清楚,如今双方胶着在一起,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
“别忘了我们是干什么来的。”顾时一字一句地说“出路只有一条,死战到底!懂吗?”
张耀闻言,毫不犹豫地喊道:“末将遵令!”说罢,便要催动胯下战马,再次杀入战场。
“慢!”顾时叫住了他,“这回该本将出马了。你就在这儿!”
“侯爷怎可亲身赴险!”张耀劝道。
“本将也是大明的军人!”顾时一鞭子抽下,战马嘶鸣一声,极速向前。原本停在身后一队亲卫也随之杀出。
面对来势汹汹的乃儿不花,顾时立即意识到形势不妙,一开始就投入全部兵力。如今的这百人的亲卫,是最后的生力军。
相比数万人混战,这百来人本不值一提,可是苦战的明军,突然发现战旗出现在了战场之中,这就代表将军就在他们身边,与他们一起身处在片血肉地狱,顿时精神为之一振。
乃儿不花自然也发现了顾时的加入,他嘴角微微一笑:“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
他举起马鞭一挥:“预备队,冲锋!”一声令下,身后一阵烟尘腾起,一支千人队跃马进入战场。一下子就把明军稍微提振的一些士气给冲击得烟消云散。
顾时在战阵中左冲右突,身边的亲卫越来越少,只剩十余骑,其他的不是被元军砍倒,就是被混战冲散。他的紫花罩甲铠上沾染了大片的血污,左上臂甲片外翻,血肉模糊,显然是挨了一刀。
顾时在这个时候不退反进,一方面是军人的职责所在,遇敌先退,太没有骨气了。另一方面则是他相信以大将军徐达的战略眼光,收到他的消息之后一定会第一时间派出援军,想来差不多也该到了。
就在这时,从东北方向,随风传来一连串的砰砰声。战场之上的双方军士都不约而同地放慢了动作,努力想要听清楚这个声音,以便判断情形。
顾时也听到了这个声音,他长出了一口气,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普通军士可能一时没听出来明堂,但是他却知道,这是明军新式火器的一声,能听到这个声音就表明援军不远了。
顾时立即调转马头,向副将的张耀的方向而去。张耀同样听到并判断出这声音的来源,心中大喜,看到顾时向这边疾驰,拍马迎了上去。
“将军,我们的援军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