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9章 猛虎至则鸟兽散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江东大营,中军帐内。

刘隽亲率大军南下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让帐内瞬间炸开了锅。诸将面露惊惶,纷纷看向主帅孙策和都督周瑜。

孙策脸色阴沉,拳头紧握,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阵脚。他看向周瑜,沉声道:“公瑾,刘隽老贼亲至,号称十万之众,如之奈何?我军前有关羽坚寨,后有那支可恶的水军袭扰,若刘隽主力再压上来…”

周瑜此刻却已从最初的震惊中冷静下来。他目光锐利,大脑飞速运转,结合所有已知情报进行判断。他抬手止住了帐内的骚动,语气沉着地分析道:

“伯符稍安勿躁,诸位也不必过于惊慌。刘隽号称十万大军,此乃虚张声势,惯用伎俩尔,不可尽信!”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着北方:“诸位请想,刘隽虽据有北地七州,地广兵多不假。然其疆域辽阔,北疆需防草原胡虏,并州边塞需驻守重兵,幽州冀州乃其根本之地,亦需分兵镇守。青、徐、兖、豫四州乃新得之地,需要大量兵力维稳弹压,消化吸收。”

周瑜的分析条理清晰,让帐内诸将稍微安心了一些。

“更重要的是,”周瑜语气加重,“刘隽此前一直在进行内部整肃,清洗旧官僚豪强,此事天下皆知。此等行动最耗心力,亦需可靠军队执行,其能动用的机动兵力必然受限。”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做出了最终判断:“依瑜之见,刘隽此次所谓亲征,兵力绝无十万之众!其主力必是留守北方,此次南下的,多半是以新招募的士卒为主,辅以部分精锐为骨干,号称十万以壮声威,震慑四方罢了。其真正能战之兵,能有一两万便已是极限!甚至可能更少!”

“一两万?还包括新兵?”孙策闻言,精神一振,眼中的担忧褪去不少,重新燃起战意,“若果真如此,倒并非不可一战!”

周瑜点头,继续道:“而且,刘隽大军远来,师老兵疲,粮草转运困难。我军虽兵力不占优,但据有长江水运之利,补给便捷。且我军将士一心,保家卫国,士气未必输于对方。”

“公瑾的意思是…”孙策似乎抓住了什么。

周瑜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刘隽大军到来,看似泰山压顶,实则或许是我军的机会!关羽之所以坚守不出,便是因其兵力不足,欲待主力汇合。如今刘隽主力已至,但其战力存疑,关羽必会寻求与主力汇合,或主动出击以求决战!”

他猛地一拍地图:“我军可暂避其锋芒,示敌以弱,甚至佯装后退,诱使刘隽和关羽冒进!待其师老兵疲,或战线拉长,露出破绽之时,再集中我江东精锐,凭借水军之利,断其粮道,击其惰归!未必不能重创乃至击败刘隽!”

周瑜的一番话,如同拨云见日,将看似不利的局势剖析得清清楚楚,并指出了潜在的战机。帐内诸将闻言,士气重新振作起来。

“都督高见!”

“原来如此!”

“我就说刘隽哪来那么多兵!”

孙策也是豪气再生:“好!便依公瑾之计!就让刘隽看看,我江东儿郎的厉害!他想一口吞下淮南,也得看看有没有那么好的牙口!”

然而,尽管周瑜的判断合情合理,充满了名将的洞察力,但他唯一漏算(或无法算到)的一点是——刘隽此次南下的决心和投入的力量,远比他预估的要强大。他低估了刘隽在整肃内部后凝聚出的力量,也低估了刘隽对淮南志在必得的决心。

周瑜的判断如同一剂强心针,暂时稳定了江东军心。孙策立刻依计行事,下令前线营寨加固防守,做出严阵以待但暂避锋芒的姿态,水军则加强巡逻,严密监视巢湖水域,防备那支神出鬼没的敌军水军再次偷袭,同时派出大量斥候,全力侦查北面燕王主力的详细情况。

然而,接下来的情报却让周瑜的眉头越皱越紧。

斥候如同走马灯般回报:

“报——!燕军先锋已抵芍陂,兵力约万余,旗号严整,甲胄鲜明,观其行军阵列,绝非新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