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0章 各国各方之反应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而在这样祥和的气氛里,一些人心中惊惧。

首先便是来自东突厥驻长安外交人员。

突厥正使阿史德勒默听到这则消息时几乎站立不稳,第一想法就是跑路,但又能跑到哪里去?如今所在的四方馆,都被唐军重兵把守。

能跑到哪去?

“不如投降?”这是阿史德勒默心中突然升起的想法。

当然投降要有资本,而他正好有,比如突厥情报组织狼魂的一些讯息。

而后是草原上的一些部落,还有西突厥,西域诸国,东北部落和三大国,西南吐谷浑和吐蕃诸国的信使。

在这些国家势力的原本认知中,大唐这个两年前还被东突厥压到大门的国家,怎么可能在两年内反攻?

这一次的开战,最多就是意思意思一下,大唐号称十万大军,其实六万,这样的实力去碰草原二三十万的骑兵,怎么可能?

也就是骚扰展示一下态度,甚至有可能战争持续成焦灼战,大唐陷入战争泥潭。

但这才几个月?

三个月吧!

突然传来消息,大唐把东突厥给灭了?

很多人第一想法是这肯定是假消息,颉利可汗是傻子吗?这场战斗是突厥不动,能站着让大唐人打?

三个月,横跨千里的大草原帝国能如此轻易被灭国?

还有,大唐的消息能传这么快?

但很快,唐长安如此热烈的庆祝,让他们心里打鼓。

不仅是官方张榜告示,百姓也是实打实的热烈庆贺。

要真的是假的,一旦被辟谣,那么大唐中枢信誉不就彻底坏了吗?

大唐皇帝李世民看着不像是这样好大喜功的人啊。

很快,当天下午三点,由大唐内阁政事堂发出外交照会。

明确表示,大唐运用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两天时间将边境大胜消息传回,消息确认无误,被俘虏的颉利已经在赶回长安的路上。

东突厥的主力部队已经被剿灭,如今正在进行军事行动的第二步骤,控制。

对于东突厥地盘,除了定襄的草原会盟外,大唐朝廷还准备三、四个月后在长安举行多方势力会谈,商议对东突厥的处理。

诚邀各国参会。

此次会议还有诸多议题与各国一同商议,包含:军事,经济,文化。

唐廷照会的言语中相当自信,有一种强国的姿态。

不是商量,更多是要求。

这侧面说明了大唐在战场上的优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