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不多,三支火枪,一门火炮。
当晚,李承乾召见了几位国公大臣到了演武场,同时也通知了李二。
演武场内发生的事外界不为人知,只有附近路过的百姓疑似听到了天雷声。
演武之后,李承乾正式颁布了明年东征的政令。
很多不知情的官员发现朝堂上的风气彻底变了。
原本那些天天嚷嚷着战争有伤天和的保守派的大臣重新站队了。
例如戴胄,掌管国库的他是坚定的保守派。
“百姓希望的是和平!大唐希望的是稳定!为君为臣者,切不可劳民伤财!”
这是戴胄一直说的话。
如今朝堂上。
“陛下,我完全支持东征高句丽,我们这不是发动战争,我们是为了解放那些受苦受难的高句丽百姓!”
几个保守派文臣纷纷附和,更是请求要亲自上战场。
朝堂这一幕,通过大唐日报宣扬出去,看傻了很多百姓。
就在大唐百姓因为战争即将到来惶惶恐恐的时候,李承乾再次颁布了一条政令。
这一次的战争,不向民间征军。
听到这则消息,大唐的百姓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们从担忧逐渐转变为好奇。
为什么朝廷会对这次战争这么有信心。
要知道,前朝三征高句丽都失败了!而且这一次还不用征军!
在一系列政令下,大唐迎来了李承乾掌权的第一个新年。
华夏一年,一月一日。
普天同庆,李承乾取消了大朝会,整个大唐休假了二十日。
直至一月十五,大朝会才再次举行。
这一次大朝会,作为太上皇的李二也上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