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嫽不慌不忙,取巾擦拭,淡淡道:“无妨。妹妹年纪尚轻,手不稳也是常事。就像这乌孙国政,若把握不稳,也会洒了杯中之酒,损人不利己。”
话中有话,荣杜顿时脸色煞白,偷眼看呈启,见丈夫面沉如水,心知不妙。
宴后,呈启当众宣布:“夫人冯嫽不日将搬回主帐。这些年来,我怠慢了正室,于情于理都不合。从今往后,望诸位像尊重我一样尊重夫人。”
众人齐声应诺。荣杜站在角落里,面色惨白如纸。
冯嫽却道:“将军不必如此。我仍是汉朝侍女,公主谋士,有许多事务要处理,不便长驻营中。但若有需要,我自会前来。”
她既保全了正室的尊严,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在场众人无不暗自赞叹。
夜深人静,李准与常惠站在帐外望月。
“冯夫人真乃奇女子也。”李准感叹道,“此次危机得以化解,多亏她深明大义,主动与呈启和解。”
常惠点头:“是啊。她本可借汉朝之势压服呈启,却选择以德报怨,顾全大局。这等胸襟,许多男子尚且不及。”
“接下来该如何?”李准问。
常惠望向远方的赤谷城:“双王共治只是权宜之计。泥靡野心不死,元贵靡年轻经验浅,乌孙政局仍有变数。我等需小心维持平衡,既不能让泥靡坐大,也不能让元贵靡完全依赖汉朝。”
“呈启的态度至关重要!”
“正是。所以冯夫人的角色尤为重要。她与呈启关系缓和,能在中间起到桥梁作用。”常惠顿了顿,低声道,“长安那边,陛下对西域局势十分关注。我们既要维护汉朝利益,又要避免直接干涉乌孙内政,这个度要把握好。”
李准颔首:“我明白。明日我便加强边境巡逻,既显示汉朝的存在,又不越界施压。”
二人正说着,忽见冯嫽走来:“二位大人还未休息?”
常惠笑道:“正与李将军商议后续事宜。夫人来得正好,有何高见?”
冯嫽道:“高见不敢。只是觉得,双王共治需要一套明确的规则,否则日后必生争端。我建议设立一个议事会,由两位大王、各部首领和汉朝代表组成,共同决策大事。”
常惠眼睛一亮:“妙啊!如此既可制约泥靡,又可培养元贵靡,还能让汉朝合理参与乌孙事务,而不显得干涉内政。”
三人又商议良久,直至月落星沉。
第二天,冯嫽准备返回解忧公住处。呈启亲自相送。
至营门外,呈启忍不住问:“夫人何时再来?”
冯嫽望着丈夫,微微一笑:“国事需要时,我自会来。将军保重。”
她策马离去,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天际线上。
呈启久久伫立,心中五味杂陈。他得到了妻子的谅解,却可能永远失去了与她做平凡夫妻的机会。乱世之中,个人情感总是让位于家国大义。
风起草原,绿浪翻滚,预示着西域大地又将迎来新的变局。而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履行自己的使命,无论这意味着要放下多少个人恩怨情仇。
赤谷城的烽火暂时熄灭了,但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汉朝与乌孙的关系,西域各势力的平衡,都将面临新的考验。而冯嫽、李准、常惠、呈启这些人,将继续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各自的角色,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