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点,一些世家大族得知消息后反应平淡,你不收我们还不愿呢!
学倭语没前途。
有心人不难猜测贾蓉教人倭语是专门针对抗倭,但具体用到什么地方都猜不出来。
写了一黑板的字符,贾蓉只能从中窥探出几个和汉字差不多的倭语。
张如是写着板书心想贾蓉点子真多,这黑板和粉笔的确好用。等写完转过身来就看到“教室”最一排坐着的贾蓉。
心儿猛地颤抖,才刚想他,他就出现?
毕竟是女儿心思,耳垂不禁微热。
不动声色看了眼贾蓉,张如是继续教学。
这人与自己对视竟然不苟言笑,张如是有点小情绪。
隔行如隔山,贾蓉听了一会课,在即将昏昏欲睡的前一刻起身离开“教室”。
看到张如是教的头头是道,底下学生们学得认真贾蓉就放心了
眼见着贾蓉就要离去,张如是莫名心急,虽说日日他都来总督衙门,走进教室还是第一次。
”赵秉忠学子,你来带大家读一读黑板上的短句。”
张如是吩咐完名叫赵秉忠的学子,而后迈着莲步追出去,一屋子学生面对女先生的异常行为好奇的追着张如是的背影看出去。
待看到是贾蓉时恍然大悟,原来时总督大人来过。
意识到这点,学子们无不下意识坐直身体,原来总督对他们这个倭语培训班这么重视。
赵秉忠站在讲台上,看了一眼外面,面露感激之色,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领读。
终究那几年荒废了青春,没有苏老泉的天赋异禀,赵秉忠在名落孙山,因着游学时学得几句倭语促使他报名参加招生。
“侯爷为何不打招呼就要走?”
张如是说话的时候带着小女生的幽怨,她也不知道怎么,明明想过和贾蓉不可能,但是男人总能带动她的情绪。
贾蓉背着手,看着长相甜美的女子微微笑着。
“不愿打扰你的教学,一会还要回府。”
他和自己说话总是如此平淡,看她的眼神就像看自家后辈似的,张如是情绪不佳,朝贾蓉福了福,一言不发转身回教室。
聪明如贾侯爷也猜不透张如是的小心思,只当她单纯出来和自己打招呼,没有多想离开总督衙门回府。
冬天是万物凋敝的季节,也是一年中相对清闲的时节,路上行人没有往常多,大家都呆在家里猫冬。
贾蓉到家的时候,还没进门就从金彩嘴里得知家里来了客人,一家子女主人正陪着。
“谁来了?”
迈过门槛的时候贾蓉好奇的问。
金彩不认识来人,说道:“该是京中旧识,一位带发修行的居士。”
贾蓉步伐停滞,大抵猜到谁来了,她来做什么?
打发金彩自去忙活,贾蓉往后院暖阁去,这会子众人该在暖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