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太子?
面对张廷的提问,贾蓉没有立即回答。
他如今站在太子阵营实则全是为贾家将来,一切的选择不过是刚好合适而已。
太子相对其他皇子对贾家还算友善,从京城那一夜后,贾家和太子东宫的关系摆在明面上。
太子妃更是隔三岔五命人给宁国府送东西。
贾家“太子党”的标签想摘都摘不下来。回想起前些时候和贾敬对贾家未来的讨论,贾蓉笑了笑。
“太子是先皇后所生,皇上至今未重新立后,且是嫡子又兼仁孝,皇上交代的日常政务处置从未出错,本侯以为太子聪慧。”
是的,贾蓉最终给太子的定义是“聪慧”。
不聪明的太子坐不稳东宫,雍乾帝登基以来,太子看似势单力薄,处处受欺负,甚至给外界留下无能的形象。
偏偏是这样太子之位才坐的稳,太子无能与否作为父亲的雍乾帝比任何人都清楚,十年没有废立太子就说明,皇上兼父亲的雍乾帝对太子的能力认可。
而能够在权力中心、全天下最烫屁股的位置站稳,太子当然聪慧。
张廷微微颔首,贾蓉话说得并不直截了当,但是他听懂了。
“唉,说是那么说,前朝卫太子、愍太子如何不聪慧,终究为太子之位所累,我老了,往后朝中局势还得仰仗侯爷,至于江南士族老朽尚有几分薄面,侯爷在江南行事他们不会成为阻碍。”
什么样的关系最牢固?当然是利益牵连。
张廷年纪大不喜欢拐弯抹角,一句话给了贾蓉承诺。
朝中贾家支持太子,在江南张家会为贾家提供便利。
贾蓉觉得并无不妥,张家是江南豪族,又兼是太子妃未来皇后的娘家,在江南的话语权自然极重。
“老大人,说起来本侯奉命抗倭,仓促南下,前不久在扬州遇上堂堂知府竟与倭寇勾连,实在彻夜难眠,不知道江南还有多少藏污纳垢。”
话赶话说到这里,贾蓉主动抛出自己的困难,本来打算要是有世家大族和倭寇勾连就杀穿江南,但是手段说到底太过激进,雍乾帝未必会同意,毕竟江南是大夏的根基,江南不能乱,世家不能乱。
有张廷的承诺,贾蓉找到了新的破题思路。
张廷什么人?对贾蓉的心思门清,好笑道:“凭借侯爷在扬州发动的大案,如今江南官场哪个还敢和倭寇往来?刽子手刀尖的血都还没冷,至于世家那些人,说到底还是为钱,海州、扬州等地不是正在修建通商口岸?能下海做生意谁还会和倭寇勾结?毕竟宁国侯身份的分量聪明人都清楚。”
贾蓉闻言笑而不语,他来金陵所做的动作不是秘密,并没有从张廷嘴里听到想听的话。
张廷有种回到朝堂和朝臣们打官司的错觉,眼前的家伙顺竿爬非常精明。
“为皇上分忧是张家应做之事,回头老朽会约其他世家的老伙计下棋喝茶。”
“当真羡慕老大人,本侯的梦想就是如此这般。”贾蓉羡慕道。
张廷......怎么话听着别扭?
千万不要小瞧张家在江南的分量,张廷答应帮忙,贾蓉抗倭之事内部阻碍去除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