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进入贡院的第一个环节必须接受最严格的搜身,以防夹带,通常这时候也是主考、副主考们精神最紧绷的时刻。
搜身环节不严格必然会出现夹带,影响到恩科的公正性,倘或试后被有心人举报主考们会承担连带责任。
贾蓉无意在贡院多待,今天过来仅是作为一方军政主官对恩科表示关心,恩科一切运作自有主考们负责。
于是贾蓉和张俊卿一同离开偏室。
来到贡院门口,门口已经有序排着长队,临时调派过来的金陵府官兵正在对考生进行搜身。
还在等待搜身的考生们见到主考张俊卿恭敬地在为一个相貌俊朗华服地年轻人引路纷纷侧目,有豪门出身的考生立马认出年轻人正是近期才上任的浙直总督、江南省巡抚贾蓉。
几个认出贾蓉身份的考生在他经过身边时纷纷恭敬的行士子礼,眼中流露着崇敬和羡慕。
要说贾蓉如今可是所有江南读书人的白月光,当他们还在寒窗苦读的时候,这位几乎和他们同龄的郎君已经跨入大夏权力的核心圈。
面对考生的行礼,贾蓉仅仅回以微笑,然后在大多数考生不解的目光注视下骑上马离开。
很快消息传开,先前对贾蓉身份疑惑的考生们恍然大悟。
方才的年轻人原来是宁国侯,可真年轻。
张俊卿送走贾蓉之后,注意到考生们的反应,朗声笑道:“宁国侯天纵英才,皇上用材不拘一格,各位学子日后金榜题名当谨记为国尽忠、为君分忧。”
他的话倒不是奉承贾蓉,大夏朝能够在贾蓉这般年纪成为封疆大吏的开国以来还没有前例。
一则是贾蓉的境遇和才能,二则也是天子用人非同常人。
因着张俊卿的一句话,考生们眸中涌现出炽烈的希望。
张俊卿满意颔首,心里想着自己当年也是和这些考生一般,之后混迹官场大半辈子也才堪堪做到礼部侍郎的位置。
国朝定鼎至今也才出了一个贾蓉。
考生们按部就班等待搜检。轮到赵秉忠的时候他紧了紧单薄的袍子走上阶梯,来到贡院门内接受官兵的搜检。
在全身上下都被摸了一遍之后,赵秉忠松口气,科考搜身环节属实严格,真真有些斯文扫地。
待看守的考官确认没问题后,正要提着考篮进场时,赵秉忠被拦了下来。
拦下赵秉忠的官兵递上来一件厚厚棉衣,和煦道:“瞧着郎君家境贫寒,时下天寒,总督宁国侯求了朝廷恩典,特别为寒门考生预备了棉衣,郎君且拿好。”
说完不等赵秉忠反应直接塞进他怀里,而后开始搜检其他考生。
赵秉忠瞧着手中的棉衣怔住,宁国侯准备的棉衣,缓过神后赵秉忠回身望向方才贾蓉离开的方向郑重行礼。
没想到堂堂宁国侯会为他们穷考生考虑。
雍乾十年的金陵恩科出现打破常规的一幕,许多穿着单薄寒酸的考生收到朝廷的棉衣。
有些考了半辈子的老儒在收到棉衣后老泪纵横,嘴里不停念叨皇恩浩荡。
可见贾蓉所行之事确实深入人心。
考生们穿着厚实的棉衣迎来了雍乾十年的恩科考试,千万人挤独木桥,能趟过去独木桥的将迎来光明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