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5章 萧纶:忠孝独存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说起来萧范也是命苦,他本来幻想着能重现古代大国出兵护送流亡公子平乱即位的美事,但高澄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利用的人,他只管接收地盘,压根就没想着帮萧范打仗。可怜萧范一直等到军粮耗尽,也没看见东魏援军的影子。

萧范终于意识到自己被耍了。他现在处境相当尴尬,留在濡须的话部队没吃的,进攻的话实力不够,退守的话合州又回不去了。就在他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收到侄子寻阳王萧大心的信,邀请他到江州共商大计。

萧范大喜,立刻带着部队赶到江州,驻扎在湓城。

萧大心的本意是想跟萧范会师之后,一起西上去支持萧纶,没想到萧范到了湓城之后,又开始各种骚操作。他先是在江州边上以晋熙(今安徽省潜山市)为中心新设了一个晋州,安排自己的世子萧嗣当刺史,把江州的郡县都划了出去,接着又出兵支持江州附近的叛乱,把萧大心派过去的平叛部队给揍了。

萧大心气坏了,我好心收留你,你居然恩将仇报抢我的地盘跟我对着干?他一气之下派人在湓城外围驻兵设岗,一粒米也不许运给萧范。这场内斗虽说没有萧绎和萧誉的激烈,但结果也相当凄惨,萧范手下数万之众因为没有吃的,愣是饿死大半,萧范本人也因为计谋屡屡受挫,活活气死了。

趁着萧家内部斗得火热,任约的部队长驱直入,一路杀到晋熙。驻守晋熙的萧嗣还算有骨气,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死战不退,最后身中流矢而亡。任约领兵继续向西,直抵江州。萧大心的临危表现就不怎么样了,他首战失利之后,跑都不想跑,直接举白旗献出江州投降。

因此,萧纶离开夏口的时候,正处于东魏(北齐)、西魏、萧绎和侯景四大势力中间的一个非常狭小的空白地带。他本想退守夏口东边的武昌(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当时的武昌位于的今天的湖北省鄂州市,而当时的夏口才是今天的武昌),不料刚走到半路,迎面正碰上从江州跑过来的萧范残部。

这支队伍其实是裴之高的部曲。裴之高跟随萧范进入江州之后,屯扎在南新蔡郡(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附近),等到萧范病死、萧大心投降之后,他的队伍就成了孤军。裴之高权衡了当前各个藩王的实力,所以决定西上去投靠实力最强的萧绎。

既然打算投靠萧绎,当然要准备点儿投名状才好。现在全天下都能看出来萧绎有称帝的想法,而萧纶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所以裴之高得知前面是萧纶的时候,立刻来了精神。他碍于面子没好意思亲自出手,而是让儿子裴畿带着人冲过去,企图把萧纶控制住。

萧纶实在想不到裴之高居然敢对自己下手,他反应还算快,一见势头不对,立刻放弃所有物资夺路而逃,一路跑到了武昌涧饮寺(位于今湖北省鄂州市西的樊山深处,现已不存),在和尚法馨的协助下躲到山洞里逃过一劫。

等从山洞里爬出来的时候,萧纶身边基本已经没啥人了。想到自己一心只想为国平叛,却屡屡被自己人暗算,萧纶心中五味杂陈,说不出是悲痛还是凄凉。好在当时有几个部下驻扎在附近,他们得知萧纶还活着,火速赶了过来。

现在武昌也不再安全,据说萧绎已经派部将徐文胜领兵东下,名义上是阻挡任约的进攻,实际则是要把萧纶彻底灭掉。

萧纶觉得整个长江南岸都不能呆了,萧绎不把自己整死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比较起来,江北的国土虽然处于失控状态,但安全性反倒要好不少。

纵然落魄到了极点,萧纶的心里还是想着如何平定叛乱。当时由于国土沦陷,江北的百姓失去朝廷保护,变成了流民,里面不乏很多世家大族。这些人为了自保,自发地修建了很多城寨,囤积了不少物资。于是萧纶就派人去这些城寨里游说,希望得到支持。流民们的爱国热情也很高涨,他们听说邵陵王正在招兵买马,不仅积极送粮食送武器,很多人还主动申请参军,萧纶原来郢州的部下们也不断聚集过来,队伍很快再次成形。

此时任约的部队已经杀到了郢州的西阳郡(今湖北省黄冈市东),跟武昌郡隔江相望。

萧纶领兵驻扎在齐昌郡(今湖北黄冈市红安县西南)。他觉得光靠自己力量不够,于是遣使向北齐(当时高洋已经篡位)借兵,约定好同时出兵两面夹击任约。

到了约定的时间,萧纶带领部队离开齐昌,屯扎在马栅(大概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北),距离南边任约的根据地西阳不到八十里。萧纶本想等北齐兵马到了以后一起发动进攻,不料他等了又等,最后等来的不是北齐援军,而是任约的突然袭击。

任约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得知萧纶部队的动向之后,立刻派出两百重装铁骑突袭马栅。萧纶的部队都是临时拼凑的,装备非常差,很快就被击溃。萧纶没办法,只好带着残兵败将向北撤退。

萧纶不知道的是,北齐之所以没有出兵,背后也是萧绎搞的鬼。萧绎暗中派人跟北齐联系,希望他们别帮萧纶,而高洋也乐得看南梁内斗,最后关头阻止了出兵。

马栅的北边是定州(今湖北省麻城市附近),目前还在南梁的控制下,刺史田祖龙得知萧纶战败的消息,忙不迭地带着人出来迎接,想把萧纶迎入州城。

萧纶没敢进城,因为田祖龙跟萧绎的关系很好,现在立场不明,不可轻信。他带着部队折路向西,想返回齐昌再做打算。

在路经汝南(南梁在郢州侨置的一个郡,不是汝水边上那个汝南)的时候,萧纶意外遇到了老部下李素。

此时汝南已经被西魏占领,李素刚被任命为汝南城主,他得知萧纶过来了,毅然决定再次反水,把汝南献给萧纶。汝南的城池比齐昌要坚固,更适合做根据地,所以萧纶也当仁不让,带着部队进入汝南,抓紧时间恢复元气。

可惜他这次算是抢西魏的领土,宇文泰不高兴了,又把杨忠派了过来。

杨忠到达汝南之后开始围城猛攻。萧纶的部队虽然拼死抵抗,但由于实力差距太大,前后只坚持了半天时间,最后李素战死,汝南失守。

萧纶被俘之后保持了南梁皇族的尊严,宁死不屈,被当场杀害,弃尸江岸。

此时已经是551年二月,江岸边飞雪飘零,而萧纶尸体周边却一点儿都没有沾染。岳阳王萧詧得知消息之后,亲自将六叔安葬在襄阳望楚山南。由于萧纶在这次浩劫中以忠孝为先,极力避免内斗,根据谥法中的“好和不争曰安”,定谥号为安王。

------

注:后来萧绎当权之后,又把萧纶的谥号改成了“携”。这是一个非常贬义的谥号,所谓“怠政交外曰携”,里面的个人恩怨非常明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