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6章 侯景:宇宙大将军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公元551年,三月,郢州。

侯景亲自率领大军到达西阳。

此时的侯景已经达到了起兵以来最高光的时刻,他矫诏封自己为相国、汉王,食邑二十个郡,可以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对正常人来说,这个位置已经是权势的顶点,加无可加了。

但侯景不是正常人,他觉得这些世俗的官衔太没创意,根本没办法体现自己的尊贵,于是又给自己加了一个空前绝后的新封号:

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

也就是天上地下过去未来所有一切的总指挥。

这个封号当真是拉风炫酷拽炸天,气势上远远超过了当年尔朱荣的天柱大将军,连皇帝萧纲也被惊呆了:“将军,还能管宇宙?你连宇宙都管了,那还要我干啥?”

侯景敢这么嚣张,是因为这段时间他的军事进展相当不错。

在长江北岸,部将侯子鉴攻陷了广陵郡(今江苏省扬州市),处死了造反的前广陵太守祖皓。广陵扼守瓜州渡口,跟南边的京口隔江相对,控制住这里相就当于守住了建康下游的过江通道。

在吴越地区,部将宋子仙接连攻占了钱塘、富阳、会稽,活捉东扬州刺史萧大连,暂时压制住了当地的反抗运动,财政来源有了保证。

侯景本人亲自出兵,接连逼降了裴之高的弟弟裴之悌和宣城太守杨白华,保证了建康南面的安全。

此外,侯景还平定了建康内部的一次兵变。这次兵变的策划者是萧衍的孙子,南康王萧会理。

萧会理上次北伐的时候因为表现不好被撤了职,但那只是小节,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他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萧会理原来是南兖州刺史,侯景攻占台城之后,为了控制萧氏诸王,以萧衍的名义征他入朝。大家都劝萧会理千万不要自投落网,但萧会理坚持要去,他对大家说,皇帝被侯景控制,朝不保夕,现在又有敕书召我,如果抗命的话就是不忠不孝,而且南兖州孤悬江北,军事力量不够,想靠武力来对付侯景难度非常大。与其在外面苟且偷生,还不如冒险到敌人内部寻找报国的机会。

于是萧会理义无反顾地离开驻地,赶赴台城。追随左右的还有他的两个亲弟弟萧通理和萧乂(yì)理。

等到某次侯景领兵出征,建康内部空虚的时候,萧会理秘密联合左卫将军柳敬礼和两个堂兄弟萧劝、萧勔,打算起兵杀掉王伟,控制京城。萧乂理负责去外面召集旧部,其他人在台城里作内应。不料这件事被萧正德的侄子萧贲知道了,向王伟通风报信,计划流产。

事败之后,萧会理誓死不肯低头,坦然就义。萧通理、萧乂理、柳敬礼、萧劝、萧勔等人也被杀害。

萧会理兄弟三人都是四皇子萧绩所出,在国破家亡、其他藩王忙于内斗的时候,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为南梁宗室争取到了少有的一抹亮色。

西线的任约前期进展也还不错,先后击败了萧范、萧大心和萧纶等几个重量级藩王,从建康沿着长江一路平推到武昌。如果按照这个进度,很快就能够打到荆州灭掉萧绎,之后再继续西上益州灭掉萧纪,那时候整个南梁就再也没有哪支力量能够对侯景造成威胁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任约在武昌遇到了一个厉害的对手,双方相持了半年多,高歌猛进的节奏戛然而止。

挡住任约的人名叫徐文盛,是萧绎新任命的东征总司令。

徐文盛原是北朝人,早年随父投奔了萧衍,因为打仗厉害,很受萧衍赏识,被任命为宁州刺史(宁州的辖区包括今云南省大部、贵州大部及广西小部地区,治所在建宁郡同乐县,也就是今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东北)。

等到侯景叛乱的消息传来,徐文盛招募了数万兵马,准备进京勤王。可惜宁州实在太偏远,徐文盛领着部队刚走到半路,台城就已经失守,他无处可去,只好到荆州投奔了萧绎。

萧绎对徐文盛非常器重,任命他为左卫将军兼督梁、南秦、沙、东益、巴、北巴六州诸军事,给他补充了不少人马,让他去东征侯景。

当时武昌已经被任约占领,徐文盛到达前线之后,把部队驻扎在贝矶(今湖北鄂城市西北长江南岸),跟任约对峙了很长时间。

后来任约沉不住气,率领水军想要跟徐文盛决战,结果被徐文盛打得一败涂地。侯景得知消息之后,赶紧派宋子仙领兵两万过来增援。没想到这俩人加起来也没顶住徐文盛的攻势,连战连败,最后干脆连武昌都被徐文盛给抢了回去。

任约没办法,只好退保西阳,同时派人向侯景告急。

现在整个南梁的形式渐趋明朗,其他藩王已经被侯景平定得差不多了,还在负隅顽抗的只有荆州的萧绎、益州的萧纪、以及襄阳的萧詧,这其中萧绎离侯景最近,实力也最强。只要能把萧绎这个硬骨头给啃下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所以侯景收到任约的求救之后相当重视,他留王伟镇守建康,自己亲自带着大部队去增援任约。考虑到这次出征的重要性,侯景几乎带走了麾下所有水军,长江上各种战船首尾相连,声势极其浩大。

当时徐文盛的大部队驻守在芦洲(今湖北省鄂城市西,长江南岸),侯景到达西阳之后,派人绕到芦洲的上游,在北岸沿江修筑战斗工事,聚集战船,通过地利优势来压制住荆州大军。

除了军事上的准备之外,侯景这次还带过来一个秘密武器:徐文盛的夫人石氏。

徐文盛夫妻的感情非常好,他去宁州当刺史的时候,因为不想让妻子跟着自己在荒蛮地方受苦,就把石氏留在了建康。结果建康沦陷的时候,石氏没来得及逃跑,落入了叛军手中。

侯景当时控制了不少南梁将领的家眷,就是为了以后跟这些将领打交道的时候作为筹码使用。在评估之后,侯景这次没有选择用人质要挟的方式,而是直接安排了一艘小船石氏送还给徐文盛。

至于条件是什么,双方心知肚明。毕竟侯景现在打着朝廷的旗号,已经不是以前的叛军身份了,此次西征甚至可以说是中央政府平定地方叛乱,在道义上不落下风。

这招攻心计果然见效,徐文盛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夫人还能完好无损地回来,不禁对侯景感激涕零,甚至还秘密派人到侯景的营中表达谢意。

按说此时侯景的水军冒险轻进到芦洲上游,部队前后明显脱节,正是用兵的大好时机,可惜徐文盛的心中私恩高过了大义,他虽然没想着投奔侯景,但也不好意思再跟侯景打仗了,于是不管众将如何劝说,就是死压着不肯出兵。

安抚住徐文盛之后,侯景又出了个险招。他派宋子仙和任约带着四百精骑悄悄绕到长江上游,直接去偷袭徐文胜身后的郢州州城。

郢州州城叫郢城,是在三国时期东吴夏口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整座城南依蛇山,北对沙湖,西临长江,所谓“依山傍江,凭墉藉险”,地势非常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正常情况下想靠区区四百人就把这里打下来根本没可能,更别说外面还有无数荆州大军在戒备,稍有闪失就必败无疑。

而侯景之所以敢冒着风险绕过荆州军去偷袭郢城,是因为他已经得到了确切情报:现在的郢城几乎是门户大开的状态,完全没有设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