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元旦杨东旭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在各种开会中度过。
其中除了各种座谈会之外,手底下公司中唯有看上去如日中天的海纳公司,让他有些头疼。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即便海纳公司独霸整个东南亚市场,好莱坞依然是目前全球影视产业最耀眼的明珠。
目前国内虽然无论是电影票房,还是电视剧收视率,海纳每年都能拿出一到两部扛鼎之作,不至于电视票房市场让海外大片独占。
可相对于海外大片能够上国内收割票房,海纳这边对外输出唯有综艺,算是在欧美市场溅起了水花。
至于电影和电视剧输出,有一说一除了偷鸡一把的诛仙系列之外,其他电影在海外上映之后票房不说惨淡,但和想象中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和好莱坞大片来国内收割的票房相比,根本没得比。
所以中影那边的老韩,估计压力越来越大,于是找杨东旭过去两个人开了一个闭门会议。
其实之前从好莱坞撤退之后,杨东旭也考虑过自己失败的原因。其实也不算是失败,毕竟无论是投资的电影,还是特效公司,都赚了不少钱。
尤其是特效公司,即便他现在海纳无法在好莱坞投资拍片了。但特效公司那边依然订单不断,深究其根本原因,杨东旭也品味出来几分味道。
首先他之前投资好莱坞电影的策略不能说错了,但相对于赚钱,如果他一开始的目标是在好莱坞站稳脚跟的话。
其实投资大片不如投资剧本,以及导演。尤其是剧本,以及那些可改编的小说。把这些版权拿到手说真的,比投资一部赚钱的电影更有用。
因为电影这玩意,他不投,有的是人投,想指环王、加勒比海盗等系列电影。有他没他的投资都一样,好莱坞最不缺的就是资金。
因此他被赶出好莱坞之后,投资电影缺少的资金,很容易就能补上。可剧本和版权不同,这些东西拥有唯一性,他要是把这些版权拿在手里要死不让拍,你想拍必须让我加入投资行列。说真的比之前拿钱去投资电影话语权要更大。
特效公司好莱坞那些人明知道是他的,但却依然给订单就是这个道理。离开他的特效公司,其他公司做不出那么精致的画面,更没办法超出导演的需求,做出特牛的特效。
总之就是除了他的特效公司之外,别的特效公司差点意思,没他不行。
因此那些电影公司就装糊涂,根本不提这家公司是杨东旭的。即便有几只找事儿的记者扒拉几句,也可以用米国是一个自由的经济市场,他们会公平的对待每一家公司给搪塞过去。
只可惜,之前杨东旭利用先知先觉在好莱坞大把捞钱迷了眼睛。并没有注意到赚钱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下,他是随时能被踢出局的那个。
等醒悟的时候已经晚了,好莱坞直接联起手来针对他,演员不接他的戏,各种剧本和小说版权也都不卖给他。
即便他用华夏小说培养出来了一批小说迷,可你把这些电影拍出来之后,人家阳奉阴违的在影院上针对你,让你成绩扑街。他这边拿人家毫无办法。
至于为什么不在国内也用一个和他们一样的反制手段。自然是因为国情不一样,所面临的世界局势不一样。
最直白的一点就是,老流氓掌握着媒体话语权,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华夏这边的投资环境这么好,社会治安这么安全,都能被西方媒体宣传成贫穷落后的是非之地。
华夏这边要是真的才去明确的法治手段,不知道被对方歪曲成什么样呢。
所以对方耍流氓没事儿,他们有媒体和远程养殖洗地,民众很容易被他们糊弄过去。但华夏这边要是做了,那各种威胁论,华夏不自由言论能连续上一个月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