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这种用来对付舰船的炮弹,对付士兵也十分有效。那些能击倒桅杆的弹丸,打中人体的效果是十分可怕的。
汹涌的人潮被瞬间击溃,血腥之气一时间弥漫整个街道。幸存者要么拖着流出的内脏在地上爬行,要么躺在原地发出微弱的呻吟。
但无论是哪一种,最终都逃不开死亡的结局。
奥斯曼新军的损失极大,除了大量阵亡的普通士兵以外,有不少指挥官也都已经阵亡,甚至建制都已经难以维持。
战事不顺,建制被毁,恐惧、压抑之后便是大规模的溃逃。
第一个逃兵的出现往往是无声无息的。
佐巴并不是一个懦夫,他为奥斯曼帝国征战了数十年。但正因为经验丰富,佐巴比其他人更加绝望。
他没有尖叫着逃跑,也没有扔掉武器或者军帽。他只是趁着军官和督战队不注意,悄悄地溜进了巷子里。
然而佐巴的行为却起到了带头作用,那些和佐巴同样出生入死,经验丰富的老兵也开始趁着混乱脱离队伍。
他们并不会像那些懦夫一样丢掉武器,也不会像那些愤青一样丢掉帽子,撕掉肩章。他们仅仅是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
很快就有人注意到了老兵们的这种行为,那些聪明人同样渴望活下去,他们也开始了逃亡。
只不过由于经验问题,他们很容易被人发现。之后便免不得一顿鞭打,甚至有人还被当做典型处死用来提振士气。
起初通过处死逃兵的方式来提振士气还是很有效的,但随着战斗的愈加残酷,处刑已经不能将其完全震慑了。
有些士兵的内心已经崩溃,当一队逃兵被发现时,他们索性直接对赶来的督战队开了枪。
一名士兵在开枪打死军法官之后,又拿着刺刀对着军法官的士兵连捅了数刀,他口里还喊着。
“你不让我活,我就先让你死!你死!”
士兵近乎魔怔的行为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士兵们心中压抑着的恶气在此刻喷薄而出。
“军法官死了!快逃命啊!”
“谁敢拦我,我就杀谁!”
溃逃如同瘟疫一般散播,逃兵们不再掩饰,不再躲藏,他们就是想要逃离这里,逃出伊斯坦布尔,回到家中。
大量的逃兵让奥斯曼高层头疼不已,不过他们倒是从俄军俘虏口中得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俄军的总兵力只有1.5万人,这个数字要远远少于奥斯曼帝国在伊斯坦布尔的总兵力。
不过前线的损失也让穆拉德五世和大维齐尔感到诧异,此时奥斯曼新军的各部损失普遍超过了三分之一,虽然还有一些预备队没有投入战斗,但是有一些部队已经全军覆没或者被打散了。
“再这样下去不行!陛下,让禁军出动吧!这样才能震慑住敌军争取时间。”
大维齐尔奥尔马建议道。
但穆拉德五世却摇了摇头。
“我的禁军是预备队,而不是救火队。
拿破仑曾经说过,预备队的唯一目的就是在战役的关键时刻,投入到关键地点,以压倒性的力量给予敌人致命一击,从而取得整场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