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升起,然而对于血战已久的伊斯坦布尔海防营和奥斯曼海军来说带来的却并不是希望,而是更深的绝望。
金角湾舰队,甚至所有停靠在金角湾的船只都已经沉没,港口的火光冲天,大多数建筑已经沦为或者正在沦为废墟。
最后一座炮台也在五分钟前发生了剧烈爆炸,之后便彻底哑火。最后一座炮台是由海防营司令亲自把守,那声爆炸大概就是他最后的遗言了。
萨伊帕夏在最后时刻选择了最壮烈的死法,伊斯坦布尔的海防糜烂至此,他却脱不了干系。
作为伊斯坦布尔海防司令的萨伊帕夏从一开始就不觉得伊斯坦布尔会发生战事,哪怕俄国人真打到伊斯坦布尔也不会从海上进攻,毕竟俄国人又不傻。
而且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借助家族的力量提前离开伊斯坦布尔前往安纳托利亚。
所以海防经费被萨伊帕夏大量侵吞,他的家族势力也因此更上一层楼。
然而直接的影响是装备无法及时更新,更得不到有效维护,被克扣军饷的士兵心怀怨恨、士气低落,一些有经验的老兵为谋生路只能转行,被强征入伍的新兵士气更低、纪律更差。
萨伊帕夏的家族子弟和仆从占据了整个海防营的绝大多数重要职位,如此一来便逆向淘汰了忠于职守和能力强的人,也加剧了腐败和普通士兵的摆烂。
所以弗兰茨并不觉得萨伊帕夏在最后时刻选择和冲上来的俄军同归于尽有多么悲壮,他只是感到可悲。
随着炮台的相继失守,越来越多的俄军开始登陆,一同下船的甚至还有不少火炮,很显然俄军是有备而来。
奥斯曼人悲哀地发现之前与海防营交手的不过是俄军的先头部队,此时俄军大部队正不断穿过废墟进入战场。
而奥斯曼人的防线上只有奥斯曼海军在协助海防营防守,无奈之下海防营的士兵只能将船工和附近的居民抓来充数。
这些临时抓来的壮丁只有极其简陋的武器,士气也极为低下,奥斯曼的军官更是不把他们当人用。
防御哪里出现漏洞就让他们用人命填,为了保证士气,那些壮丁更是被用来杀鸡给猴看。
身后伊斯坦布尔城内的火光更是让金角湾的守军心里发慌,他们不知道援军为什么没有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城里会失火,他们只知道两公里外的高地上就是皇宫所在。
如果他们此时选择撤退,那么只要苏丹不死,死的就是他们。
本来奥斯曼海防营还能靠着地形优势勉强阻挡俄军,然而随着俄军火炮的加入战斗彻底没有了悬念。
炮弹呼啸而过落在奥斯曼海防营的阵地上木屑、碎石乱飞,距离较近的奥斯曼士兵纷纷惨叫着倒下。
本来俄国人的轻型野战炮发射的是实心弹,并没有溅射效果,然而奥斯曼人粗制滥造的阵地却为其提供了弹片。
由石块和木板组成的低矮胸墙根本无力阻挡俄军的炮火,不断有奥斯曼士兵惨嚎着倒下。
炮击过后俄军开始有条不紊地进攻,奥斯曼人的阵地一个接着一个被攻下,也有人受不了这种压力尝试反击,但结果只是徒劳。
不过好在此时已经脱离了俄舰的攻击范围,否则他们只会败的更快。
此时奥斯曼帝国的海防力量海防营和金角湾舰队仅存的士兵已经不足千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已经全部战死,其中也存在着大量逃兵。
可不管怎么说,至少海防营已经大势已去。
他们迟迟得不到增援,而俄军正在不断从废墟中涌出就如同地狱中无尽的恶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