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曹『操』带周仓、刘备、刘晔上殿。在此之前,曹『操』已经见过刘晔,经过亲密交谈对刘晔十分赏识,刘晔也将曹『操』当做明主,愿为曹『操』效力。
出乎周仓的意料,再次见面,刘协的脸上没有『露』出一丝对当初将自己赶出雒阳的悔意。曹『操』举荐周仓为扬州刺史、镇东将军,刘协照准,刘协打心眼里认定,周仓已经投靠曹『操』。
“陛下,臣本次出征还带回两位汉室宗亲。”曹『操』一面说,一边看着刘协的脸『色』。
喜悦之『色』一闪而过。“唔,不知是何人,烦请司空宣上殿来。”刘协的神情被曹『操』与周仓尽收眼底。
等两人上殿下拜之后,曹『操』先指着刘晔说道:“此为淮南刘晔,字子扬,光武帝之子阜陵王刘延之后。”又指着刘备说道:“此为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协仔细的端详两人,刘晔年青一些,身上透着儒雅之气,刘备年长,面带福相,特别是一对大耳朵引人注意。心中不住的思量:这两个族人一看就是有点本事,不知以后能否为我效力,可曹『操』引荐这两个人是何用意呢?
“两位卿家平身。朕记得前年,袁绍曾举荐刘备为徐州牧,不知子扬现为何职?”
曹『操』猛然提高警惕,“陛下,刘备因被吕布占据徐州,故此投靠朝廷。刘子扬因为避『乱』移居庐江,被周卫国得知带他来见陛下。如何封赏,还请陛下做主。”
刘备心中凉丝丝的,看来曹『操』是不打算放自己去徐州。刘协这是向自己示好,我的天呐,这不是害死我。
刘协的第一招被曹『操』用推手挡回来,思索一下又有主意。“如何任职,还请司空大人与诸位卿家商议,量才施用。只是自从董卓『乱』政、李傕郭汜作『乱』,宗室典籍多有散落,朕不忍心宗亲流落民间,宗正刘虞已故,因此我想让两位卿家重修宗典,不知司空以为如何?”
曹『操』再次敲响警钟,小皇帝不简单。“此乃天子家事,理应如此。只是刘玄德军务繁忙,恐怕无暇顾及,此事就交给刘子扬吧。现在朝中左将军还空缺,臣举荐刘备为左将军。”
“唔,没想到玄德还有领兵之能,就封刘备为左将军。”刘协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
曹『操』下殿之后,面『色』凝重,匆匆与周仓告辞将韩浩找来。“我不在京期间,宫中可有异常?”
韩浩仔细思索:“回主公,并无异常。按主公出行之令,天子私下并没有见外臣。对了,董贵人生病,车骑将军董承曾进宫两次问安,据说是曹贵人有喜。”
“董承,董承……”曹『操』喃喃的说道,“我知道了,你去吧。继续对宫中严加监控。”
担心节外生枝,周仓也顾不得与杨修叙旧,第二天就向曹『操』辞行。
“卫国急于回去,我也就不挽留。东南之事还请卫国多费心。”曹『操』很随意的坐在塌上说道。
“曹公尽可放心全力应对北方战事,孙策虽猛,江东也不像表面那么安定,他若苦心经营还好,否则的话自身难保。不过,按他的『性』子不会安生,那就是他自寻死路。孙策死后,江东五年内无力北顾。至于刘表嘛,守城之人罢了。”
“有卫国在,我怎会不放心。对卫国的谋断,我深信不疑。”尽管曹『操』诧异周仓的论断,还是给与认可。“你送我的兵法十三篇,我已读完,可惜,谋刺董卓之时匆匆离开长安未及携带,想来已经散失。近年来,我一直在进行修补,另外加进去一些自己的心得,竟然一发而不可收。”
“以曹公之能,新书定会在十三篇之上。不知新书可曾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