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 奉天子以讨不臣(2)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刘协很不高兴,却又不好直接发作,立即把目光投向大臣们,诸公大臣如同未曾听见一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董承刚要上前说两句,曹『操』对董承怒目而视,恍如两把利刃,直『插』董承心头。在曹『操』强大的气场面前,董承立马挫了,讪讪地说道:“陛下心怀旧都,我等亦是如此。然而曹大人所虑,我们在雒阳深有体会,现在的确不适宜作为都城。”

刘协再一次感受到无奈和无助,只好不置可否的说道:“那就诸位卿家商议吧。”说完一撩袍袖,返回銮驾中再不『露』面。

建安元年八月,汉献帝天子刘协迁都许昌,又名许都。在曹『操』的授意下,大臣们举荐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曹『操』又举荐荀彧替代杨彪担任尚书令,朝廷落入曹『操』的掌控。朝堂上,刘协跟大臣们只有名分,大小事务都在司空府中商议,荀彧周旋于朝堂与司空府中。

刘协已经年满十五岁,曹『操』建议刘协应该大婚立皇后,在皇后的人选上,曹『操』动了一些心思,他有意将自己的女儿许给刘协,可惜最大的女儿曹节也年龄尚幼不足出嫁。董承的女儿已经许给刘彻,但绝对不能立为皇后,于是辅国将军、不其候伏完的女儿伏寿被曹『操』选中,首先伏完是一个研究学问的学者,还是大司徒伏湛的后代,其次伏寿的母亲为阳安长公主刘华,从出身上讲无可挑剔,最可贵的是伏完除了学问之外无权无势,这让曹『操』很放心。

刘协对这门婚事比较满意,尤其是见到伏寿之后,十六岁的伏寿无论相貌、举止、学问都很优秀。有了伏皇后,董承的女儿就变成了董贵人,董承心里越发的不痛快。伏完很识趣立即交还辅国将军印绶,改封屯骑校尉。

董承手下还有两三千人,曹『操』没有收缴,只派人加强监控,任凭其自生自灭。

曹『操』改组朝中大臣,为天子大婚之后,又把目光投向刘协的侍卫,尤其是侍卫统领史涣,曹『操』觉得很是个人才。一次偶然机会,曹『操』得知自己新请的教习史阿与史涣是同族,史涣与曹『操』的中军统领韩浩关系很好,于是曹『操』就让史阿、韩浩游说史涣,说史涣有大将之才,在宫中担任侍卫统领太过委屈,在软硬兼施情况下,被天子伤透心的史涣转换门庭投向曹『操』,曹『操』将自己的中军一分为二,韩浩为中护军、史涣为中领军。史涣将仅剩的不足百名虎贲羽林卫全部带走,刘协没有了侍卫,曹『操』趁机全部换成自己的亲信。

在刘协和大臣们的懵懂中,曹『操』发起的这一连串的组合拳,把朝堂、皇宫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并且继续升职为大将军。曹『操』还没有忘记给袁绍奏请太尉的名号。

除了权力,曹『操』对刘协和大臣们很不错,置办府邸都比自己的好,好吃好喝的供着,按时慰问。丧失权力的刘协与不甘寂寞的大臣们将曹『操』与董卓画上等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