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之余,曹『操』再次集结队伍进兵,三战三捷大破黄巾军,平定山东,投降的达到三十余万。曹『操』将降兵进行整编,选取精锐约三万人,取名青州兵,其余的黄巾军全部安排到各处屯田。
曹『操』打败黄巾军之后声名大振,占据兖州自领兖州牧。前来投奔的人每日络绎不绝,其中东阿人程昱、泰山钜平人于禁、山阳昌邑人满宠、陈留人『毛』介,颍川阳翟人枣祗、河南中牟人任俊,任峻还集合宗族、宾客、家兵几百人投奔。曹『操』以程昱为寿张令,于禁为军司马、满宠为从事,『毛』介为治中从事,枣祗为东阿令推行屯田,任峻任骑都尉,专门负责后勤保障,曹『操』还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任俊。
流落在外的曹氏族人陆续来到兖州,其中有曹仁的弟弟曹纯,曹『操』的侄子曹休,曹『操』都用为将。荀彧从冀州来奔,曹『操』与之交谈甚洽,称荀彧有王佐之才。荀彧又推荐颍川人戏志才,曹『操』试用以后立即作为谋主。
手下又有地盘又有人,曹『操』意气奋发专心经营兖州,人气和声望与日俱增。
偏偏还是有人跟曹『操』作对,不做九江太守的边让在陈留就看曹『操』不顺眼,曹『操』做了兖州牧依旧如此,宴请宾客时常说曹『操』坏话,归纳起来主要就是三点:一是曹『操』的出身,曹『操』的爷爷曹腾就是宦官,属于宦门之后,老爹曹嵩花钱买的太尉,得位不正,总之曹氏一家子就是不学无术。第二点是曹『操』用人,评论曹『操』的手下都出身低微,很多人都是不入流的小人物,曹『操』对社会名流不敬。第三点是屯田制,破坏古训,尤其是对曹『操』的屯田政策指手画脚,并串联一些土地受到侵害的士族抵制屯田。
说自己坏话倒也罢了,竟然联合还破坏屯田大计,曹『操』忍无可忍下令捉拿边让,边让自负才名被捉之后还是对曹『操』傲慢无礼,曹『操』勃然大怒,下令将边让退出斩首。张邈、陈宫等人力劝,说边让是当地名士不能杀。
曹『操』反问道:“何为名士?不能安邦济民,只会写几篇文章,坐在屋里面品着酒,夸夸其谈,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大放厥词就是名士?用人当重视德和才,岂能只看出身?屯田事关我兖州百万百姓,数万军队,违抗屯田大计,谁都不能饶。”曹『操』不顾两人劝阻,坚决杀死边让。
曹『操』此举,引发张邈、陈宫从此对他心怀不满,曹『操』浑然不知,兖州士族更加仇视曹『操』,在曹『操』强力镇压下不敢再高小动作,需找机会除掉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