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这就是后世的有家有房,还有个铁饭碗吧!至于韩营书手到底是作哪般想,就不得而知了。
慰廨弓手营成立已经有几天了,大家也都混熟了。对于弓手营的各个队将来自栖霞山,与沈林甫的相遇却是在营中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特别是射虎救慰的郭熙河,在弓手营的声势,跟都头陈仲荣无二。
要知道那陈仲荣可是这七里八乡有名的混子,虽说是靠着县慰大人提携做了都头,可是手底下还是有些东西的。
就是陈仲荣,初也不喜欢这个牛哄哄的少年,怎么看怎么像那些在自己赌坊闹事的泼皮。
谁知在为数不多的一次次演练中,郭熙河那把勾连枪,彻底把陈仲荣镇住了。
他见过会把式的,但是这种程度的,他敢拍着胸脯说,巴陵城找不出第二个。
除了郭熙河,李延朗、李延亮兄弟,刘识和吴甬也是在营地里带领着本队士卒,光着膀子出力气。
本是苦哈哈的山间猎人,一朝得势却不猖狂,实在难得。
但是他们几个终究还是有了问题,往轻的说是能力不同,重的就是参差不齐。
并非人人都如郭熙河,像吴甬,因为不识字,第一次操练就出了洋相。而李延朗,作为一队将就有些魄力不足了。
这些不只是沈林甫看在眼里,就连宋韩二人这种人精也把弓手营的高级将领们摸了个底儿掉。
陈仲荣,出生算得上不错了,从小在各种人圈里摸爬滚打。不只是手上有些把式,做事管人还有魄力与决断,做弓手营的都头是绰绰有余的。
比如这次修建营地,二话不说,就让宋时行自己说了算。这就是江湖气里浸透出的容人之量。
再比如郭熙河射虎救慰,虽然看着手底下的人光环闪到自己,但也没有使过各种绊子,却也没有怯场。
像郭熙河这种,才十五岁就能在弓手营有此声誉,假以时日必是不可限量。
甚至将来弓手营都容不下他,当然这是宋韩二人既不了解沈林甫的征程,也不知道郭熙河的远方。
再就是李延亮和刘识,就是刘二。这二人就目前而论,做个队将还是可以胜任的,在弓手营中,也算得上硬角色。
“郭大哥,你在这里啊!”
看见郭熙河正在劈树桩,陈长生叫道。其实他比郭熙河大一岁,自从做了杨老刀的义子,就跟栖霞山系熟了起来。
“长生,你怎么来?”
郭熙河放下手里的斧子,拍了拍手,跟陈长生问道。
“我呀,闲着没事,跟爹商量,来营地帮忙。他老人家本也要来,不过他被我劝回去了。”
“哈哈,好小子,这里帮忙可不必种地啊,你能受得了。”
“郭大哥,你放心,我能吃苦。”
“哈哈,如果真是这样,要是你能坚持下来,等大人回来了,我跟大人说,把你编入我一队。”
陈长生私底下曾跟栖霞山等人表露过,要加入弓手营。大伙儿看他身子骨薄,让他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