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裴府纳吉记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而沈林甫也就是差不多在九月二十这一天就要从巴陵出发,前来江宁迎亲。

到了裴府,沈林甫由人从正门引进,到了正厅。在裴府准备的神阖前磕了头,上了香。

这次裴行中就没有挑开礼物看看了,而是由裴应常受礼,府中设宴,接待了沈府众人。

而沈林甫则由裴应常请往后宅,见裴家老中青几代人,反正这府里只要跟裴谨有亲戚关系的都要见,这叫“相亲”。

没错,在宋代这才是叫“相亲”。

话说不是应该由媒人来做这件事吗,说来你想不到,媒人就是裴谨的爷爷,裴慎。

没错,这位老爷子自己做媒把孙女许配给了沈啸庭的孙子。

何况裴老太爷已经过世了,就算没死,你也不能让人家做这事啊!所以就由裴应常担负起了这职责。

或许这就是我们亲爱的宋吧,虽然一直被欺负,但充满了可爱。

到了后院的一间大厅里,裴行中高头大马的坐在主座上,与他并列的则是他浑家,也就是裴应常和裴谨的母亲。有些显老,也有些清瘦,显然是跟着裴行中贬官的日子没少过。

再两侧要么都是看上去比自己年纪大的男男女女,之后就是孩童了,裴谨还没出现。

首先要向二老行大礼,对,跪拜礼。他已经向裴家下了定礼,确定了婚期。

虽然是“相亲”,但是到了北宋末年,也就是过程而已,不是非要瞧一瞧瞅一瞅你长的啥模样。

所以原则上他已经是裴家的女婿了。

沈林甫走近前,由两位壮妇拿着红娟分别在沈林甫身上拂了三下,再由下人搬出已经折叠好的彩绸,铺在地板上。

沈林甫再向前,双手掀起下摆,跪在彩绸上。再起来,再跪下,再起来,再跪下,到了第三次时,双手作揖说道:“小子沈氏林甫,巴陵为桑,耕读为传。......”

这时代里所有的官宦人家,都喜欢说自己是耕读传家。或许这跟古代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有关吧。

“幸有甚者,裴氏良人,承之于父母,晓之于媒妁,实三合之礼,迎宗事之人。”

定聘者分三步者有之,合并为一者也有之。“自聘送之后,节序不送”,直至亲迎之前。

等从裴府出来,沈林甫一身的汗,天色已经差不多下午了,再等回到贺府,已经是黄昏了。

这个时候,江宁城的群众已经知道真相了。

“原来是知府大人的外甥与判官大人之女定亲纳吉呢,那知府大人的外甥是巴陵人,这才借助贺府回定礼。”

“哦哦,那这倒是合情合理,岳阳离此千里只遥,确实不方便。”

用过晚饭过后,沈林甫终于是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沐了浴更了衣,在贺府后花园的凉亭里,跟沈致庸一黑一白,手谈了起来。

茵娘坐在旁边,托着腮,看着哥哥和庸伯你来我往,都快睡着了。

倒是沈绍和茵娘的丫鬟在旁边也开了一局,虽然有时候小丫鬟有些无赖,但还是不影响俩人的兴致。

月光高高洒落,园间如白昼一样。湖里倒映着明月,其景甚美,充满了温馨。

沈弛甫跟沈禄住在沈家在江宁置办的庄园里,虽然因为三婶的原因,跟这贺家也算是亲戚,但是毕竟只能算,哪能当真。在沈林甫看来,堂兄你大可不必如此呀。

“茵娘,明天想去哪里玩?”见妹妹的小脑袋萎靡不振,沈林甫问道。同时执下一枚黑子。

“嗯?”一听说要去哪里玩,茵娘来了精神。虽然在舅父家里有舅母、表嫂表姐们,小茵娘却始终觉得不自在。

二兄虽然常不靠谱,但自小长在一块儿,反而踏实些。

“二兄,你要带茵娘出去玩吗?我听表姐说栖霞山可美了,要不二兄带我去看看。”

美吗?有多美?我也没去过啊,要不去看看?

“好,”用手指刮了一下茵娘的鼻子,继续说道:“对了茵娘,还记得外祖吗?”

“记得啊,外祖六十大寿的时候咱们全家都去了庐州,那次大兄也在。”

“是啊,一晃都七八年过去了,要不我们去探望一下外祖?”

“嗯,”小姑娘又托起腮思考了起来。“是好久没见外祖了,阿娘身体不好,我们也该去探望,就是出来太久,回去时茵娘怕是要被责罚了!”

“哈哈哈,”如此可爱的妹妹,沈林甫忍不住笑了起来。

“无妨,这也有舅父的意思。如今外祖年事已高,我们作为外孙,不能承于膝前奉孝,但是常常去探望还是要的。”

“那茵娘就不怕了。”

“庸伯也与我们一起去吧,我从未独自出过远门,这路上怕是处事不周,还需要庸伯多多指教。”

“那是自然,老爷临前再三嘱咐老仆一定要照料少爷周全,这是分内之事。”

“嗯,那明日我们邀请四哥,先一同去栖霞山看看,然后四哥怕是也要回巴陵了。今日是八月十七,八月十九我们再北上去往庐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