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袥朝他投去一个鼓励的笑。没想到他会在这里说出这番具有争议的话,这番勇气就已经值得肯定。
比起之前已经有了太多的进步,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大家都在慢慢的蜕变。
这也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现场沉寂一阵,随后便爆发出了如雷般的掌声。
当然是数以千计的百姓在带头鼓掌。
他们眼里满是热泪,这本来就是赵袥一贯执行的政策,以民为重。
众人也慢慢从刚刚的质疑转变为赞赏之色,有人夸奖起儒尊来。
“没错,你说的对,贤能之才真的难得,但只要把百姓的需求放在心里,一心的为百姓着想,才能成为一个好君王。”
这个理论真的应该让众人皆知,特别是那些君王们,可要是真的那么容易劝导的话,就不会出现那么多亡国的例子了。
站在最前面的闻老,眼里也难得露出一抹赞许的神色。
没想到第一个开场的人就能说的这么好,相信后面还会有更多的惊喜。
众人心里有感慨的就是这世间,贤能之才确实难求,但只要想着百姓就算在怎么做也不会偏离主线。
这才是最重要的。
民重君轻也就此立住了意,留在了大家的心里。
“难怪汴京发展的如此迅速,有你们这样的人在一旁辅助,就算是想不发展迅速都难呢。”
一名学者在旁感慨,更别提赵袥还是一个百年难遇的贤能之才。
又有这样的人辅助,大宋未来可期。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忘记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和距离,有的只是灵魂上的共鸣。
或许这才是论道真正的意义。
赵袥眼里露出欣慰之色,和郭嫣然相视一笑。
想象中剑拔弩张的气氛并没有出现,大家有的都只是惺惺相惜。
接下来,儒尊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有关于儒道的看法,众人纷纷言明表示受教。
就连那闻老也是笑着没有开口,只在心里感慨真是江山人才辈出,后浪推前浪。
他们的想法都已经足够新奇,而又合理,也能从之前的深厚底蕴中借鉴。
就算是曾经闻名神州大陆的政治学家,也没有可以指摘的地方。
这才是让他感慨的,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属于下一代人了。
“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的机会,也有各种发展的可能,我只希望他们不要凐灭自己本来有的可以发展的方向,最后因为各种现实妥协。”
儒尊还在和众人分享自己在儒家学堂上教导的观点。
众人皆是大忌,还以为他教汴州的百姓都只是认认字而已,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深层次的道理。让他们都觉得很是受教。
感叹没有去听一听他的教课。
“各位请放心,等论道结束之后,大家也可以在汴京多游玩几日。到时候不嫌弃的话,也可以来儒家学院听本尊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