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 打开无线电的通道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晚上的津城小白楼也是一片繁华,灯红酒绿,人流不断是外国人和富人的乐园。小白楼原先是美国的租界,大街上有一座中国楼台式的二层白色楼房。

这座中国式的白色小楼在附近地区很闻名,当时在清朝后期,这个新形成的街区没有命名,人们以白色小楼为特征,称为小白楼。

一九零二年这里并入英租界,但是英租界当局,也并未真正管理起来,这里就成了美国人,英国人和中国人都不管的“三不管”地区。

英国的先农房地产公司开始在小白楼建房,盖了有不少二,三层的楼房,修了柏油路形成了先农里巷。

他们又买下了徐州道的十几座美国人留存的小洋楼。在先农里南面的大沽路又拆了一片平房,建成钢筋水泥的大型商用门脸房,和三四层楼房。

这就形成了小白楼的中心地区,中外商人又建了不少住宅,从建筑上分为小二,三层平排式楼房的华人区,有西洋式豪华洋楼的外国人区,和中外古式,洋式楼群的华洋区。

一些面向马路的房屋翻盖成欧洲风格的新款式商店,一时整个地区繁华起来。加之小白楼东靠海河有许多洋行,和招商局的航运码头,又紧邻金融,贸易中心的金融一条街。

因而,形成了富人的消闲地。

这里饭店酒吧,影院,舞厅林立,明娼暗妓,赌博吸毒一应俱全。

小白楼的饭馆也挺有名气,鸿福楼饭庄,有纯津味的八大碗,五碗四盘。还有白楼饭馆,夏太太饭店等一些俄国风味的西餐馆。

金曼玉一家人住在小白楼华人区,可这里也有些俄国居民,俄国人开办许多的食品店,图书店,西餐馆,卖俄国货的商店。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这些白俄人因国内战乱从海参崴,旅顺入关,逃到津城的。

这些白俄人聚居在小白楼把东欧人的生活风俗,餐饮风味和科学技术带到华人区,影响着这一带中国人。

金曼玉就是其中的一个,从小就爱吃香肠,面包学会说俄语。在她上了通讯学校后,就到一个俄文书店看书。她竟找到了俄国版的有关无线电和有关电台,电报密码的书藉。

原来,这个书店的俄国人老板就是无线电的爱好者,担任过电工技术工程师,年龄在六十岁左右。这两个一老一少的无线电爱好者,成了好朋友。

所以,金曼玉成了通讯学校的高材生,每次学期考试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名。毕业后,被优先分配到天津电讯局成了业务骨干。

现在,每到休息日和业余时间,她都去那个俄国老人开的书店看书,买书。她和老人谈俄国科学家,无线电的发明者波波夫,谈无线电技术谈电报电台原理和电报密码编译。

她在家里也依然爱看这些专业书,还弄些无线电材料搞实验,从不会到街上闲逛游玩。

可金太太和她出己出嫁的姐妹都说金曼玉是个书呆子。她超出当时有封建思想老人,对女孩子无才就是德的旧印象。

近五十岁的金太太很不放心这个老闺女,看她太痴迷那些洋玩意,怕以后嫁出去没法和丈夫,婆婆家人生活。也怕她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不懂什么居家世故吃人家的亏。

胡明一在晚上提着贵重的礼品,第一次正式来到了金曼玉的家里。金太太满笑容把迎进了屋。

刚才,她借着金曼玉到楼里浴室去洗澡,叙说了她女儿的身事,也忧虑了女儿,这些异样的生活。

她然外之意,就是托嘱胡明一好好照顾,守护关心这个痴迷洋技术,书呆子般的女儿。

胡明一热情地接受了未来丈母娘的嘱托,并表示一定不让金曼玉受到歹人的欺负和伤害,也不让她在未来的生活中受到委屈。

胡明一心里更是高兴,当出和金曼玉交朋友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有一个重大收获:

那就是找到了一个精通无线电电台通信的人才,打通了为长江三号领导成立电讯培训机构必要的准备通道。

人材,技术,器材,这料与筹谋的提前布局是胡明一最优秀的才能,他提前看好金曼玉就是一个成功的佐证,也是地下党器重他的重要原因。

金曼玉洗澡回来,她们三个人就去了离家不远的一个中餐饭馆。

这个饭馆在徐州道上是二层小楼,西洋风格的前脸,中式的摆设和菜品。

胡明一随着金太太母女上了二楼。今天,他穿得也非常漂亮,一身西式的白色夏装,配上一米八多健美的身材,更显他英俊潇洒像个从西洋留学回来的少爷,连金太太都夸他这身衣服漂亮。

金曼玉身穿一身白色纹花,俄国式样的布拉吉连衣裙,白白皮肤,美丽的脸庞,优美的身姿像个公主。

她见到胡明一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

“明一太谢谢你了,今天我上班时,那个官二代见到我躲我远远的,连一句话都不敢和我说了,只羞愧地点了点头。

好半天,见四下没人才向我道了歉,他说以后一定不再干那傻事,要我向你求情并夸讲你太仁义了。”

胡明一笑着问:

“你又对他说什么了”

“我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我们还是同事,他高兴了说要和你交个好朋友,也要练练武功呢?”

她说着拉了拉胡明一的手,进了饭店的大厅,这一对青年情侣,引来不少顾客献慕的目光。金太太更觉得脸上有光彩,看着这天生的一对心里太幸福了。

胡明一庆幸王太太送给了他这么多好衣服,要不,他真无法应酬金曼玉一家人。

胡明一这才深知:

王太太早知道住在小白楼,这金曼玉一家人的特殊生活环境。她为了成了这门婚事,费了不少心思,送他漂亮衣服是明智之举,是早她就预谋好的。

他也感到王太太也是个不一般的女人,从给大太太找拍卖行卖房产,到将金曼玉介绍于他,一切事情办得滴水不漏,这也让他佩服起来。

至于,她是否有什么背景和计策,胡明一现在还看不出来,作为商人的太太八面玲珑,广交人际是她们的天性,无可厚非。

她为大太太奔走,拍卖房产是为有英国人背景的舅舅挣着利润,又解大太太的困境。

她给胡朋一介绍女明友是看上他聪明能干,有人脉关系,又是个租界有前途的警官,是个有用的之人,她这合乐而不为呢?,

胡明一有了这些王太太送的好衣服,为他以后行动有了乔装打份的道具。

在他的秘密的行动中,弄他个一天三变样,看谁能再认出他,这些名贵的衣服增加了他的安全。

他带着感激王太太的心情,随金曼玉母女进了一个单间,一眼见到圆形大餐桌边,坐着一个容貌端正,仪表堂堂五十多岁的男人。他身穿短袖中山式白衬衣,上胸别有一个小金色电讯徽章。

胡明一己意识到这个中年人可能就是,金曼玉的二大伯那位电讯局的材料科长,他心里更是高兴。果然如此,金曼玉先开口把她的二伯介绍给胡明一:

“明一,这就是我的二大伯,今天他也来了和你聊聊”

胡明一赶忙上前握着二大伯的手:

“二大伯,你好”

金曼玉的二大伯也热情招呼着:

“这是胡警官吧,在单位听曼玉说你早晨解围的事了,我听了后太高兴了。

我们曼玉是个技术狂,要说业务在电讯处第一名。可她生活与人处事太少,没有社会经验很单纯。

前些日子,她差点让电讯局派出了国到美国进设备了去了,让我给拦下了,她母亲也不同意。

虽然,曼玉会说些英语可她太单纯了,又是个女孩子,我怕她去了和美国人打交道知亏。

胡警官,以后你好好照顾曼玉,什么房子钱的事别想太多,我和她父母都商议了,只要你们感情好这都不是问题。曼玉身边就是缺你这样的男友,她也在我们面前夸过你,是吧曼玉”

二大伯转过头问着身边的金曼玉,她低下头脸红了。

胡明一也肯定地回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