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快别这样说。这是应该的我们都信天主”
胡明一借机问王太太:
“王太太,我觉得信教是有好作用的,但是也不完全。好人就是好人,有歹意的人就是当了你们的神父,她会也干出阴谋鬼计的事来。
我从大姐那听说,你们有一个来路不明的闺蜜,她的行踪很让人怀疑,你们要提高警觉”
王太太让胡明一提醒了:
“胡警官您不提这事,我也要向您说说,这个不像是好人的闺蜜那次我找她,是想让她求那个当官丈夫帮助一下大太太,我们花些钱也行了,可她确失踪了。
咱天下午我从拍卖行回来,我的女佣人说:有个女人找,她就像曾以前经常来这打牌聊天的女友,晚上还来,有重要事情要商量。
可到了今天早晨她也没来,我就到这里来了。您说这女人多奇怪,她要找我说什么重要的事呢?她会不会找到这来?”
这突如奇来的情况,让胡明一陷入了沉思,这个神秘女人找王太太要干什么?,她究竟是个什么人呢?
他没有判断的依据,只能从王太太和大太太那里再了解这个女人的细情。
他命令两个青年警员,一个保卫在院门口,另一个警员到院子附近巡查,监视来往的人和车辆,一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他。
他分咐完毕,让王太太和大太太坐到院中的长木椅上问起她们:
“王太太听大姐说,您在她家门口遇到一个穿警服的男人去找她,看清这个男人长什么样,多高个子穿什么样警服?,是我们这租界警察的服装?”
王太太想了一会:
“胡警官,那天是夜晚街上路灯很暗,借着月光我没看清她长得什么样,只看清他挺瘦的个子不太高,穿的警服样子像是这个本地警察,不是租界的巡警。”
胡明一又询问了王太太:
“那个女人住在北马路鼓楼附近什么地方”
王太太回忆了好一会,才想起:
“是鼓楼南街姚家下场胡同十二号,这个女人说了好几遍这地址,黄包车夫才把我们拉到她家,所以我记得挺清楚,她院前有两棵大树”
胡明一又问王太太:
“这个女人长得什么样,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王太太思忖了一会:
“她叫孙秀英,她年龄在二十多岁,高子在一米七左右,双眼皮大眼晴挺漂亮。她右耳下有一颗明显的黑痣,就这些了”
胡明一听了王太太的介绍,站了起来:
“好吧,我觉得她昨晚到早晨没露面,这很不正常。我现在去一趟她的住所。你们如果发现孙秀英来到这里,就告诉我这俩警员,让他们先把她控制起来”
胡明一说完来到了那个守护在门前的那个警员,下达了刚才和王太太商议的决定。
他推起墙边的一辆自行车出了院子来到街上,又叮咛在巡视的警员几句,骑着车飞速奔向孙秀英的居所。
从但丁道到北马路的鼓楼并不远,胡明一出了租界到了海河边过了金汤桥,再骑不远就看见了北马路。
北马路是贯穿老城厢的一条大街,鼓楼原先是这条街的城门楼,高三层楼下一层是用大青砖砌切成的方台,下边宽阔,上边窄高。
鼓楼有四个拱形门洞,通着东马路,西马路,南马路和北马路四条大街。
在这一楼台子上又修建了两层楼,第一层供奉观音大士,天后圣母和关羽岳飞等塑像。
第二层悬有重三百斤的大铁钟一口。每天早晚有人敲钟响两次,每次敲五十四下作为城门晨昏启闭的信号,告之在居住城里外的人们。
其实这鼓楼也是钟楼,被称为天津卫的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
在明清两代,鼓楼是天津卫的中心城楼,围着这个城楼的四周盖起城墙形成了一个城区。
民国时期三十年代,这个中国第二大商业城市就是以鼓楼为中心向四处不断扩大而成的,这鼓楼就是津城的发源地。
这鼓楼一带车水马龙,店铺林立,熙熙攘攘,热闹非繁。
胡明一来到了的鼓楼南街还清静些,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格格府占地二亩,由两进四合院组成,有清光绪年间的津城风貌,曾是和硕格格的居所。
这格格府古香古色,四合院由箭道相连,青砖瓦房是青墙红门窗,雕梁画柱。院中有石山流水洞,鱼池花坛,绿草成荫,梅花盛开,一派迷人景色。
胡明一骑过格格府,街两边就是一个个砖瓦房的小院落,顺着南街向右拐就来到姚家下场胡同。
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院门前有两棵扬树的院子,下了自行车。上前仔细看了看门框上的门牌,正是十二号。
街上没有多少行人,院门虚掩的,他从门缝中探视院子没人,两间青瓦房的门关着的,他又敲了敲门招呼了两声:
“有人吗,有人吗”
青瓦房里依然没有人答应,胡明一心中十分疑惑,赶忙用自行车顶开了院门。他把车子放在墙边,几步走到一间房子的门前,透过玻璃往屋里一望,不由大吃一惊:
屋内的木床上躺着一个好似二十岁左右,穿着一身白色绸缎旗袍,仰着面两脚朝天的女人,她脸色苍白,嘴吐着白沫。
他警惕地看了看另间青砖房和这院子里,只有这个生死不明的女人,迅速关好了院门。
他又回到青瓦房里到了那个女人身边,俯下身子听了听她的口鼻,还有一丝丝微弱的喘息声,也看见了她右耳下有一颗明显的黑痣。
他完全清楚了,这个女人可能就是王太太她们的那个闺蜜孙秀英。
胡明一飞速推车出了院子,关好院门到了街上,只见院子附近只有几个行人。他骑车又向南街方向驶去一会儿,正好遇到一辆带车蓬的黄包车。
他大声喊住了车夫,以拉一个重病人急需到医院为名,付出了二倍的车钱才租了这辆车。
他们到了院子,胡明一背起这个昏迷的女人由黄包车夫帮忙把她放到车上,送到离鼓楼南街不远的望海楼教堂医院。
胡明一骑着自行车跟随黄包车进了这家金刚桥下的医院。他放好自行车付了车钱后,背起女人进了医院急救室。
女护土帮他把这个女人放在病床上,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男医生走了过来,看了看昏迷中女人向胡明一摇了摇手,说着英国话:
“NO,N0”
胡明一完全明白了这个洋医生,不想抢救这个中国女人,也气愤地,从口袋里拿出意大利警方的警官证递给那个洋人医生,他仔细看了看后又打量着他穿的警官服,才去医治。
过了半个小时,昏迷的女人被抢救得苏醒了,惊恐的目光望着病床边,站着的胡明一:
“先生,我这是在哪里”
胡明一轻声回答:
“你是孙秀英吗?这是在医院,你被救了能多说话吗,你是怎么昏过去的,有人伤害了你?
“我就是孙秀英”
孙秀英流着眼泪,慢慢回想起昨天可怕的一幕:
她从王太太的家回来,到一个小饭铺吃了午饭,又在鼓楼周围的街上闲逛了几圈。
天色己经渐渐黑了下来,就回到了姚家下场胡同的居所,准备拿一个提包后再去王太太家。
她开了院门锁进了院里,刚到了黑漆漆的屋里,她还没打开电门就觉背后有一双大手死死掐住她的脖子,一会儿她就没了知觉,昏死过去。
胡朋一继续问:
“你没看见那个人吗,找王太太告诉她什么重要的事情,你究竟干什么的?
这时,孙秀英惊疑地看着胡明一不再说话了。
胡明一劝导她:
“不要害怕,要不是我到了你的住处救了你,你就没命了。我是租界的警察,只有我们才能保护你的安全。”
胡明一又拿出标有英文和中文的警官证送到她眼前,她睁大眼睛看了一会儿,回咐着:
“胡警官,可我不想在这说,到了你们租界警署,我觉得安全了才能告诉你,我现在好多了能随你们走”
胡明一同意了,他叫来女护土看好孙秀英,并询问了医院哪有电话,就去给重案组打电话。
在第一警署宽大的重案组办公室里,赵学铭和另一名华人警员无事可作,清理翻阅起以前一届重案组留下的案卷。
这时,值班电话机的铃声响了,赵学铭放下手中的工作接了电话。
原来是胡明一的来电,赵学铭遵照他的指示下楼找到警车,并同车来到教堂医院,接孙秀英回到了警署。
他把孙秀英安排在重案组的一间休息室里,由两名警员轮递看管守护,赵学铭在办公室坐镇。
他们商定,胡明一回到小洋楼把王太太她们请到重案组,见一见她们这个闺蜜孙秀英,然后审问她揭开她神秘的身份和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