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宴会的收获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到了乾隆年间,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沧县是南北水路的要冲地带,也是京津冀鲁豫商品流通必经之地。

更是官府,巨商运送重要物资走镖的要道,沧州镖行林立,各镖行只有掌握高强武术才可立足,所以练武之风,刮遍乡里。

到了民国七年,直隶总督曹馄为了扩充势力,在沧县招聘武土数十名到其兵营任教,此举,推动了这个地区的武术发展。

民国十七年,沧县藉的国民军上将张之江任中央国术馆馆长,大力提倡武术,以其宣传强身壮体保家卫国的功效。沧县的武馆风行,深造之百人习武者众多。

那时起,胡明一和赵学铭从小习武,少年时就在武馆小有名气。沧县也有不少人周游各地,设镖局任镖师和民间授徒,或入军警服务于此。

军队和警方常到武馆招纳人员充实军警队伍,胡明一和赵学铭分别被津门的警方和租界的警局招聘,成了一名警员。

他们进了警局虽然住在警局警员宿舍,警局每日管早,中,晚三顿饭菜,发放身上的里外衣服。省了他们不少花费。

可那不多的薪水,一半钱要寄回老家孝敬父母,又要积存些钱盖房,为以后取媳妇之用。

另一半钱买日用品,要买休息天的饭菜和便装。还要为人作脸和同事会个餐,游玩等等。除去这些所剩无几,再没有钱去谈女朋友。

他们又很正直,从不以公带私,暗地去榨取百姓的不义之财,所以他们很清贫。

胡明一在一次晚上巡逻中,救过一个被执刀混混调戏的年青姑娘,她是一个洗衣店老板的二女儿,漂亮貌美。

在这次英雄救美中,这漂亮的姑娘看上了这位英俊正直,有武功的胡明一。几次带着父母到警署道谢,她还借机问寒问暖,颇有恋意。

以后,她的父母几次拿着礼物来看望胡明一,这家人也看上了他提出婚事。

那时,胡明一刚已加入津城的地下组织,深知自己的危险处境。

再则,在天津他无房无积蓄,怎么能使这位姑娘生活幸福呢?他一狠心,拒决了这个姑娘的爱慕之情。

以后,胡明一在巡逻中,又一次遇到那漂亮姑娘的父母,她的父母透露:

他们的女儿为此哭了好几天。他听罢心情一时很难过,这么一个对自己痴心喜爱自己的漂亮姑娘,让他一句话就断然拒决了,是不是太没人情了。

那姑娘的父母又提出:不向他要彩礼要房子,婚事她家全包了,只要胡明一当个倒插门女婿就行。

其实,这对一个身无百十块大洋又无房的光棍青年,是千载难逢的好姻缘,也是胡明一从一个县镇,落户于大城市的好机会。

可又赶上全国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右派残杀共产党人,津城的地下组识也面临最大的危机。

那些日子,胡明一是在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生活着,他不忍心连累这姑娘和她的一家。以父母不同意他作上门女婿为由,又一次推脱了这门婚事。

谁也不知道,赵学铭从哪知晓了这件婚事,批评胡明一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的父母的脑袋也进水了。

赵学铭觉得:这么好的婚事他要是遇到了,就不听父母的,给那姑娘的父母当上门女婿怎么了,当干儿子都行。

可他哪知道胡明一的苦衷和特殊身份的秘密,也不会理解为了实现理想和信仰所抛弃一切的崇高思想境界。

赵学铭也关注起英雄救美的义举,他在一次夜晚巡逻中真的救了一位被流氓围上的漂亮女人,可救下一问,他差点没失望地背过气去。

这位是个近四十岁左右的舞女,从高级舞厅出来晚了,遇上了流氓让赵学铭的解了围。

赵学铭明白:就是这个舞女看上了他,他那一月薪水不够给人家买几瓶法国香水的。那女人又比他大十几岁,再过了十多年他就等于娶了个小妈了。

赵学铭那也给做好人做到底,装着一脸微笑把舞女送到不远的家门口,那舞女非塞给他能到燕春楼吃几顿美餐的谢酬。

第二天,赵学铭用这钱请了胡明一的客,当他把这艳遇的事说出,让胡明一笑得肚子都快疼了,好一会才说出话:

“你别胡思乱想了,救人挺好,你还是勤俭点,把省下的钱寄回老家盖好房,让你父母给你在当地找媳妇不挺好吗,还养的起。

就咱们这点薪水娶不了这天津卫的漂亮姑娘,咱们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但是,直到现在赵学铭在老家的婚房还未盖好,他只能是光掍一条了。

二姨太的大哥和二哥,听了赵学铭像讲笑话一样把,他和胡明一光棍一条的事叙述一番。

这哥俩也笑得不亦乐乎,大哥便爽快说道:

“我们从小在富裕的家庭里长大,只从街面上和报纸上见到百姓疾苦的报道,可你们这警员生活也是这样清贫。

胡兄,赵兄,不就是盖房娶媳妇吗,还差多少钱我们包了。朋友一场,连这一辈子的大事都不帮忙,那还叫好朋友吗?

胡明一代表赵学铭推辞说:

“大哥,二哥别听他的,学铭兄是和你们开玩笑,我和学铭兄平常就爱逗。我们哥弟南北相隔千里难得聚在一起,又成了好朋友这也是缘份。

等我们谈好女朋友,结婚有困难一定求助你们,现在女朋友还没个影子,不能让你们为我们操心”

赵学铭又接着逗胡明一:

“胡兄你说的对,你有福气,没准哪天,你又救了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的小姐。她又看上你了交了朋友,此后你要是成了孔氏家族的女婿,我们三人有事还给向你借钱呢?”

这话逗得胡明一和那哥俩一同大笑了起来。他们四个人痛饮欢聚,谈笑风声。

时间已近晚上九点多钟,离警署晚十点紧闭大门禁止因私出入的时间很近了,胡明一和赵学铭不得不向二姨太的哥俩告别。

离别时,哥弟两人把他们在南京和上海的家庭地址,工作单位的地址,电话号码和自己的名片,都留给了胡明一和赵学铭。

他们千叮咛万嘱咐:他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一定告之,并欢迎他们到南京作客工作。

第二天快到中午时,二姨太的哥弟两人来到第一警署重案组,又与胡明一和赵学铭见了面,并告诉了让他们高兴的事情:

早晨,二姨太的哥弟俩到汇丰银行,以他们特殊身份,和他们工作单位与银行互通电报为担保,打开了他们老妹的私人保险箱,取出了箱中的全部财物。

这里的汇丰银行并电告在上海的总行,办理二姨太李香玉存款及银票向家属继承转帐事宜。

哥弟两人又一次感谢他们,并在二姨太命案终结和一切完成事项的文件签了字。

从此二姨太李香玉和黎元明分别长眠于津门墓地。而赵友军被宪兵枪决在荒郊野外,他的媳妇把丈夫的尸体葬于他老家的坟地。

而女佣人的命案悬于天津警方手中,冤魂好似飘浮在赵公馆之上,不忍离去。

胡明一把赵友军绑架了女佣人王玉琴,她被青帮谋杀的消息亲自告诉了她的父母和大哥,他们也得知赵友军己枪毙,心中才有一些安慰。

女佣人王玉琴的哥哥把他妹妹的一个小笔记本交给了胡明一,让他回警署好好阅读,从中了解些谋杀案件的线索。

赵学铭又亲自带领他们到天津警察局开出了两张黎元明的死亡证明:

一张由那哥俩收存,用于二姨太在汇丰银行的钱财继承之用。另一张准备交于黎元明的大太太,以便于出卖小洋楼房产。

赵学铭和二姨太的哥俩,从天津警局出来分别时,告诉赵学铭,他们早晨买了回南京的火车票,火车下午六点钟开车。赵学铭表示,他和胡明一要到火车站为他们送行。

下午五点多钟,下了班的胡明一和赵学铭换了便衣,一前一后从警署出来绕了几条道路,到了津门的东站为二姨太的哥兄两人送行。

在站台上他们四人停立,二姨太的大哥,二哥神色十分沉重,诉说道:

他们回到南京,真不知怎样向自己的父母交待他们的妹妹阴阳两隔的伤心之事,也为小妹妹孤身葬于异乡而难过。,

胡明一先安慰他们:

“大哥,二哥,你们放心吧,只要我和学铭在这天津卫工作。每到清明,我们一定抽时间到闽粤公墓给你们的妹妹扫墓,看望她的,她不会孤单,你们放心地回去吧”

二姨太的哥弟俩眼晴湿润了,紧握着胡明一和赵学铭的手不愿松开,他们互相说了许多知心话。

当列车就要开动的长笛响了,二姨太的大哥和二哥才上了列车。

在列车的窗口,他们探出头来,向窗外不远的胡明一和赵学铭挥手告别。

就在列车开动的瞬那间,大哥把一个黑包的手包抛给胡明一和赵学铭,等他们接住后才关上了车窗,继续挥着手,列车加速驶向了远方。

胡明一和赵学铭望着列车远去的车影,迷惑的打开了皮手包,里面竟装着两张银票和一封信,上面写着胡明一,赵学铭兄弟亲启:

“两位好兄弟,好朋友,此次之行,我们不能用什么语言来感谢你们,你们正直善良没有一点当今官场警界见钱眼开,没钱不办事的恶习。

这两张银票是我们来天津准备打点之用,也是最后剩下的一笔钱。我们不打算再带回去送给你们,每人五百银元以表达感谢之情,也是解决你们终生大事的燃眉之急,是朋友之间的帮助。

以后,我们还会给你们一定的资助,我们代表我们一家人和我们妹妹的在天之灵感谢你们。落款是二姨太的大哥和二哥的签名,日期。

胡明一和赵学铭从那封信签的日期看出,这是二姨太大哥俩早就准备好的信件和银票,他们怕胡明一和赵学铭拒收才在这个关键时刻抛送出来。

这五百元大洋相当于胡明一和赵学铭二年多的薪水。

在民国三十年的天津,物价低于上海。这这五百银圆能用二百多元,就可以在城区不错的地方买一个小院。

再用一百元够置买家俱和送彩礼婚庆等等一切费用,就这样,还剩一百多元作为积蓄。

赵学铭在警员中是个出了名的小算盘,他看见这银票太高兴了,脑子转的飞快算清了这五百大洋的用意,他也感概地说道:

“明一,这哥俩是有心的好朋友,说到作道不是油滑的官员人走茶就凉的主,这不但资助咱们的办了终身大事,还帮了我的一家。

我准备用这钱把老家的房立即盖好,给我那也快要娶媳妇的弟弟。我在津城里买个青瓦房小院,在这娶个媳妇。

剩下的钱存着,给我辛苦一辈子的父母让他们养老,别在庄稼地里奔波劳累。

胡明一和赵学铭的打算有些不同,他不准备现在操持婚事。用一小部分寄回老家盖好房,剩下的钱孝敬父母。

再把大部分钱存起来等组织和同志有危机时刻,作为应急之用。

胡明一和赵学铭分别收好了银票,这说是意外,其实也是必然来到的幸福。让赵学铭佩服胡明一的正直和真诚的品德,要忠心耿耿地跟定了这个好上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