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一仔细观察这个保险箱与众不同,除了箱子上有他看不懂的外文也有两个钥匙孔,好像用两个钥匙才能打开它:
胡明一赶忙让她把丈夫遗留的一串钥匙拿出来,对墙上的保险箱依次对插锁眼,但没有一把钥匙能对上。
大太太失望地流着泪,坐在床上对胡明一说道:
“胡警官,我这个老爷自从娶了李香玉这个二太太,什么事都瞒着我,尤其违法买卖的事他背地都和李香玉这商量。
老爷一出事时,我是和李香玉吵了一架,她怎么上了吊呢这不遇上了鬼了吗?
胡明一又询间大太太:
“您丈夫违法的买卖,怎么和二姨太有关系呢”
大太太叹了一口气讲叙了她的怀疑:
原来,她的丈夫富商黎元明,是南京一个船王的三公子,他的父亲病逝后就分了家,他得到了一处南京城的住宅和七八艘货船。
他租出去了几条船,也用两条大船搞运输,家里也很富裕。大太太又给他生了两个漂亮的儿女,享受着一家人幸福的天伦之乐。
可天有不测风云,黎元明在一次新客户的邀请宴上,认识了这位刚从南京女子学校毕业的李香玉,两人一见钟情。
当时的黎元明英俊潇洒,有商人那种八面玲珑能说会道的本领,十九岁的李香玉迷上了他,非要做他的二太太,李香玉的家人说什么也不同意。
李香玉是南京一家烟草商的小女儿,在五个子女中她即漂亮,又招父母的喜爱。
她父母不可能让这样的女儿去当人家的小老婆,一是舍不得,二是她家脸面上无光,无法面对亲戚朋友。
李香玉的母亲也埋怨她的父亲,非把她送到外国人开的洋学校。让外国人所谓放荡的男女之事洗了脑,她女儿才中了邪非要嫁给黎元明当小老婆。
这个李香玉也不愧是洋学校的新女性,自由恋爱的事非做不可,并以死相拼。
结果,她从家逃了出来偷偷和黎元明成了亲。父母和家人一气之下和她断决了父女的家庭关系。
当时,她是当农林系毕业的高材生,一年的春天,学校组织老师和同学们去全国各地考察,她随老师去过中国土地最贫脊的甘肃,陕西一带。
黎元明和李香玉结婚后的一个月也就去了甘肃,陕西一带。那时,大太太怎么也不明白,他们到那个穷乡僻壤干什么?。
而后,他们两人好像忙了起来,黎元明把外租的货船收了回来,干起了从京杭大运河到黄河口的货物运输。
她非常反对,认为离黄河太远了,那一带能什么好货物能运能挣钱吗?可黎元明和二姨太从不听她的劝阻。
从此,她也不再过问专心育养二个儿女,享受清福。但心中有时也怕他们是赔本挣吆喝,白忙一场。
但是出乎了她的预料,几年后,他们两人竟瞒着她在天津意大利租界,盖了小洋楼和院落。
大太太记得一年前的一天,丈夫黎元明让她搬到天津去住。她以为是丈夫真赔了钱,精神错乱了要赶她和儿女出家门,可黎元明笑着说:
“大太太,哪是赶你们走,是让你从这深宅大院搬到天津的小洋楼去住,那里可比这青砖房住着舒服”
他并从皮夹包里拿出了那个但丁路小洋楼的黑白照片,并说他和全家一起搬过去。
当大太太和儿女随黎元明上了开往天津的列车,在车上她还半信半疑。
可她们到了这所小洋楼的院落门前,见到二太太李香玉笑咪咪地迎接她们时,她才完全相信了。
大太太进了院楼激动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像做梦一样好一会才反映过来:
她的丈夫真的发大财了,她知道几年前的家财全用上也盖不起这个小洋楼的一角。
可他丈夫干什么买卖暴富的呢?她感到迷惑?
在进住小洋楼的第一天夜晚,大太太躺在卧室的雕花床上,高兴地睡不觉轻声问身旁的丈夫黎元明:
“老爷,你作什么买卖发了大财”
富商黎元明眼里闪出狡狤的目光回答:
“老婆,现在市道混乱人心难测,咱家干买卖涉及的关系太复杂,上有至官府,三教九流关系客户。
下有店铺的帐房先生手下员工,你不知道更最好免得说漏了嘴,生意被人家抢了去”
大太太也完全懂事丈夫的苦衷,又看他这么能干能发财,一直对家人恭恭敬敬,对儿女疼爱有佳也没什么理由多问。
过后,她去了几趟宝坻县城,见到丈夫人黎元明在宝坻县城的店铺里干的也是绸缎布匹的买卖。
她也有不满的事情,不同意丈夫黎元明把水上运输的全部货船,以入股形式盘给了日本人的钱庄,和日本人混在一起。
她觉得他是与狼共舞那不是什么好事,担忧丈夫不小心被狼咬上一口,多次劝解他,可丈夫黎元朋解释:
“老婆,当今时局军阀混战,政局不稳,没有外国人的靠山什么事也做不成。
再则,这小日本有什么,唐朝时还是一群岛上的野人连字还不会写呢,可我们孙子兵法三国演义都有了。
他们单个和中国人斗差远了,就是人家全体国民上下团结一心。而我们呢,心眼不少可都用在算计自己人身上了。内战内乱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你放心我不会吃亏”
大太太听了这番话也觉得有道理,她住在小洋楼后发现,除了店铺的主管员工和业务客户来这里办事,也没见几个日本人来这拜访。
但是有一次,她丈夫在楼里的大厅举行酒宴,一个甘肃的熟客户来到二楼卧室和她闲谈中,透露了一个酒后失言的秘密:
“大太太,我们那的货不愁卖一本万利,种那些东西比种庄稼还来劲,我们那些地一亩地种粮食一年打不上百余斤。
我们种那玩意一亩就能挣上几十大洋,还不用上肥浇多少水,”
她迷茫了,这甘肃的缺水少肥的贫土地种什么农作物挣这么多钱,她还想往下去问。
这时,丈夫黎元明进了卧室,他脸色阴沉一把拉上甘肃客户出了屋。
一会儿,他回进了卧室对她叮咛道:
“这个客户喝多了你别听他胡言乱语,你别把他的酒话和外人说,这样的胡言乱语是要惹祸的”
她点了点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在别墅再也没见过这个甘肃客户。可这个甘肃客户还是引起了她的怀疑:
这个甘肃客户虽然喝多了酒,那胡言乱语,可说着这么有条理,而且被丈夫黎元明一下子把客户拉出房外。
随后,丈夫还让她立了不能向任何人说出那个胡言乱语的保证。可是,在那个甘肃土地上这个挣大钱的植物是什么呢?
在一次大太太帮助女佣人打扫二姨太的房间时,她找到这个疑问的答案,当她拉开了一个柜子有暗锁的抽屉,今天抽屉并未锁里面有一本厚书。
她拿起书翻开时书页间竟有一朵红色,异香浓郁的大花朵,虽被书压得扁扁的依然很鲜艳迷人。
在鲜花下还有一个纸页,上面是丈夫黎元明的笔记上写着:“献给香玉,祝你像这朵红花一样,永远鲜艳美丽,同于甘肃”。
下面还有一行好像是二姨太的字迹:
“元明,谢谢你送的花朵,在国人眼里它是邪恶之花。而在欧美的人眼里,它是富贵爱情,美丽的象征。
我在甘肃,陕西第一眼见到它时就爱上了它,它是我们相爱,拥有财富的纽带”同于甘肃。
大太太还要仔细查看,门外的传来脚步声让她赶忙放回了书,关上抽屉,离开了那个柜子。
果然,二姨太进了屋子看了看那柜子,就锁上了那个有厚书的抽屉走了。女佣人也进了屋子,大太太没有机会了就退出屋子。
之后,她一次去了望海楼教堂作礼拜,问了一个相熟的神父:
“神父,我看见了一朵红色鲜艳,异香浓郁的大花朵,可有人称这花朵是邪恶之花呢?
神父想了一会回答:
“椐我的经验,你看到的那花朵可能是罂粟花,在欧美人们眼里它鲜艳无比香味浓厚,是个久久不败的鲜花。
这花朵开得越鲜艳,那结出的罂粟果实越饱满,毒性更大能作烟土和鸦片。人们吸食后就永远脱离不了它直到死亡,中国人把这花朵叫邪恶之花”
大太太终于明白了,不觉后背一阵阵发凉:
原来,自己的丈夫瞒着她干着种卖罂粟的买卖,这才暴了富盖了这个别墅,她们可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她精神落魄地走出了大教堂,好像迷迷糊糊地回的家,她在院门口停了好一会在胸前划着十字。在心中一次次地祷告的自己,从现在起她要为自己和二个儿女准备后路。
现在她认为二姨太太不是自杀是它杀的,也是二姨太太在妖艳一生的命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