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失踪的女佣人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可能因他们破产或出了事故送进了当铺。又往往无钱去回赎,所有权转移到当铺手中,当铺按堆编号售出。

当时,当铺店员就像唱歌一样吆喊,卖出这些衣服和布科。买主可以讨价还价,津城居民称这是在“喝估衣”所以此街被人们起名为估衣街。

这估衣街上,人员复杂,商铺林立。胡明一和赵学铭要找到女佣人娘家的“顾升祥”商铺,也要费一番周折。

时间己到下午的两点多钟,估衣街上人来人往,店铺里的喝故衣叫声,行人的嘈杂和车辆叮当的铃声混成一团。

胡明一和赵学铭推着自行车,在人群中艰难穿行向多方人打听,在扬家胡同的那条街上,才找到了名号“顾升祥”的鞋店。

他们下了车,把自行车锁在门前,跨步进了店里。这个鞋店是二层楼的商铺,前楼门面缕刻木花,大玻璃门窗。

店房大厅高大明亮,里面摆着红木大柜台。靠墙是二米高的红木鞋架,各种布鞋摆于陈列架上,还有些贵重的牛皮面皮鞋,很是讲究。

店里买鞋试鞋的顾客有十几位,店员忙前忙后,一个年青男店员见到两个警察进了店,连忙迎了上来:

“您两位警官是买鞋,还是有公事”

胡明一说道:

“我们是意租界的巡捕,找你们王掌柜有些事情,他再吗?”

“噢,我们的老掌柜正在楼上,我带您们去,请”

这个年青店员见到胡明一和赵学铭神色凝重焦急,请他们到了二楼。楼上是一排房间,他敲了敲一间屋的门:

“老掌柜,有人找您”

屋里面传出一位老人的声音:

“噢,让客人进来吧”

年青店员推开了门,胡明一和赵学铭进了屋里,在一个棕色的大条案桌边,坐着一位目光敏锐,面容慈祥的老人。

他放下了桌子的一本帐册,招呼胡明一和赵学铭坐下,摆手让年青店员回去:

“两位警官找我有什么事”

胡明一向老人递过警局发的警员证后,问道:

“我们是意租界,但丁路那片警署的,您的女儿有一个叫王玉琴的吧,她在租界的一个富商黎元明家里当佣人,她早晨到您这来过吗?”

老掌柜看了看证件认真回答:

“噢,她是我的二女儿,她早晨是回来了在我在呆了些时间,之后,她说回她的家拿些东西就走了,怎么出了什么事了”

胡明一便把刚才女佣人王玉琴被黑衣人拉走,可能上了黑色轿车的经过向老人详细叙说了。

老掌柜一听大惊失色,连连说道:

“哎呀,我听到她说她干佣人的地方出了人命案,就知凶多吉少,我让她哪也别去,可她就是不听我的话。

这闺女命苦啊,嫁了那个倒霉人家没得好,又遇上了这事”

胡明一和赵学铭连忙安慰老人,赵学铭又问:

“老人家,别急她临走前和您说了什么,几点出的门”

老掌柜冷静了一会,才说:

“我这二闺女是早晨九点到这的,她说商人家的二姨太上吊死了,她在那呆不下去了只能回家。

我觉得她一个人住在那院子太危险,还是住这吧她也答应了。可她非要回家一趟把家里重要的东西拿回来。

我不让她别去,她执意就一个人走了,哎,这可怎么办”

胡明一又问:

“您女儿为什么去当女佣人呢,怎么不能在您店里帮忙干点什么,是谁介绍她去当佣人的呢?”

老掌柜又叹了一口气,叙述着:

“说来话长,自从那个不争气的姑爷吸鸦片死后,我就让她回店铺干些利索能急的活。

可我这大儿媳妇,二儿媳妇找她的事乱闹,她们准是怕她赖在娘家不走了有财产麻烦,她们闹得鸡飞狗跳墙的。

哪有爹不疼女儿的,我是没有法子才给她找个女佣人的活,他三大爷在你们租界的工部局里当职员,是他找人联系的。

其实,她一年多到了富商那挺好,家务活轻松工钱也不少,住女佣人的单间挺自在。她除了到了年节才来看我们,平常不敢回来怕惹事。

她的钱财和贵重的物品都保存在我这,我也真不知道她到家里还有什么贵重的东西去拿。您们看这事怎么办,是什么人把她弄走的呢?要干什么怎么找到她呢?”

老人家讲完了后,一连串的询问让胡明一和赵学铭陷入了沉思,这些询问也是他们在心中难解的疑案。

他们现在从哪着手呢?

赵学明灵机一动说出了他的想法:

“老人家,我们以看清那辆黑色轿车就是新型福特型轿,在市内没有多少辆,都由天津警察局交通科登记发牌照,我们到那里去查。

您到附近的警察分局去报警,看他们能发现什么线索,我们分头行动,越快快好。我们走了,您要是有了消息到意租界第二警署,找我们”

老掌柜也同意这个追踪方案,又拿了笔和纸让赵学铭写下警署的地址和和他们的名子。

胡明一和赵学铭离别了老掌柜,出了鞋店骑上自行车向天津警察局奔去。

一路上,胡明一和赵学铭从东北角的北马路,至和平的唐山路,可也没见到一辆崭新的福特轿车。

到了唐山路的天津警察局,他们请交通科的警员查阅了最近新登记的新福特汽车,登记薄上果然有三辆:

第一辆的车主是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在津的亲戚,第二辆的车主是一位社会名流。

这第三辆的车主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个车主是津门有名的青帮大佬张大公子。

胡明一和赵学铭觉得把女佣人带走的两个黑衣男人,就是青帮混混。他们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如果这辆黑色轿车真是张大公子的,那他们完全陷入绝境。

赵学铭在天津警察局干了几年黑白两道经通,他曾给胡明一讲过津门青帮的情况:

这个津门的青帮可是势力强大,天津的黑社会在北方一带名震一时。提到津门的混混在华北及江南一带的黑道里都有一号。

青帮混混们把持着津门各个苦力脚行,各个货运码头,什么日租界码头中的袁文会,法租界紫竹林码头的三霸天,等等。

津门青帮在黑白两道都有,白道上,一是警察和社会闲杂人员,在租界外活动。

二是名流和知识分子,那些报社的编辑记者,教师医生,政界遗老。

青帮会员的身份鱼龙混杂,下可入地,上可通天。更有外国政府的谍报人员拉拢这些青帮。

卢沟桥的七七事变后,日本人就利用青帮人员在华北成立了“普安协会”其中人员就有:

青帮的创始人厉大森,原直隶省警察处处长。陆军中将

李得路前陆军四十一军需处长,陆军中将等等,还有民国前高级军官和政府重要官员。

津门青帮在黑道上更是无孔不入,那时有句老话,混混流氓治土匪,警察靠边站。

赵学铭记得,法国一位主教带着财物到天津办教堂,连人带物被土匪抢了。天津警察局的警员用了很长时间,一点线索也没找到。

后来,他们找到了青帮头子,他派了手下不费一天功夫就解救了主教,拿回了财物。这个青帮头目被法国租界当局示为贵上宾。

那个时期警察成了摆设,就连民间人们合法权益的纠纷和侵犯,也请青帮这样的黑社会来摆平,这是民国时期独有的社会一幕。

胡明一和赵学铭出了天津警察局,他们两人都心知肚明再查下去会惹出灾祸,也会给租界警局带来麻烦,他们还要另选途径,秘密行动。

胡明一和赵学铭回到警署后,向,上司安东尼克汇报了这些情况。他也像泄了气的皮球,等警署上层商议后再作决定。

晚上,下了班的胡明一来到狮子林桥下的一家小饭馆,那是地下党组识的秘密联络地点。

他见到了自己的上级王老板,通报了黎元明巨款之事和案件的进展,也阐明他的想法。在饭馆小后院的一间小房里,胡明一和这位上级谈很投机。

一向谨慎的王老板同意了把这件事向地下党组织高层汇报,让他听到组织的指示后,再见机行事。

胡明一在小饭馆吃了饭后高兴地离开了联络地点,回到了警员宿舍美美睡了一夜。

女佣人王玉琴的家人也立即向附近的警署报了案,警察对女佣人被绑架的事件并不上心,让女佣人的家人回去等信。

两天后,在挂角寺一带的海河上漂泘上来一具女尸,从此女佣人的被绑架失踪的事件终于有了结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