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道:本王想请二位驻军新野,樊城一线抵挡张杰。
啊!鲁肃道:大王,张杰兵马众多,如若在汉水以北与张杰作战恐不利于我军啊!再者张杰骑兵众多,恐难敌矣!
刘琦道:如不驻扎汉水以北,子敬先生以为,你们双方应驻扎何处?
鲁肃道:在下以为,还是驻扎江夏为好。
刘琦听鲁肃驻扎江夏。心想,果然如此,要是驻扎江夏,我要你们何用?
到时老子的主力没了,你们跑去占我荆南,你当我傻啊!
刘琦道:张杰自北而来,如驻军江夏。岂不等于放弃襄阳,南郡等地?
如张杰占了南郡,江夏恐怕也是守不住的。到时只怕是只有逃往荆南一条路可走了。
琦,父子在荆襄十几年了,父亲也葬在襄阳。天下人都可以弃襄阳,唯琦不可也。如琦弃襄阳,则等于弃荆襄百姓人心,弃祖宗基业。琦不敢从也。
二位诺真心想结盟对抗张杰。则应力劝吴候,皇叔,尽起兵马,与张杰决一死战。
张杰虽人马众多,然我荆州亦有大军十五万。若二位也能起兵十万,则人数上并不亚于张杰。
琦对张杰也多有研究,张杰一向不喜穷兵黩武。如若南下,兵马定不会超过二十万,也许还会更少。
琦知孔明先生足计多谋,子敬先生亦是才学高深。周瑜,关羽等亦是天下名将,如诺集我三方力量还是打不过张杰,那只能说天命在张杰也。琦亦无可奈何。
如若二位出兵相助,则大军一应粮草皆由琦一人承担。如二位还是觉得没有勇气打败张杰,只想躲在江南靠长江天险阻挡张杰。那结盟之事就此作罢,琦将带领荆襄军民独自对战张杰。
不过琦想提醒二位,靠长江天险也只能阻挡一时,绝挡不住一世!敌人是靠击败的,绝非等败的。琦言尽于此,还请二位斟酌。
诸葛亮道:亮答应大王所请,愿意出兵结盟。亮回成都将劝我主公,出兵五万。亮将亲率五万大军,到樊城与大王汇合。
子敬兄,不如你回江东也劝吴候出兵五万如何?
鲁肃见诸葛亮答应了。道:肃尽力而为,估计问题不大。
善!刘琦高兴道:那就有劳二位先生了。只要咱们三方联合,定能打败张杰。不如咱们现在就签定盟约?
善!就依大王,诸葛亮道。
随后三方签订盟约,其实鲁肃很不想签,但诸葛亮的主动,让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签?回去还是好好与吴候解释解释吧!
回去路上,鲁肃道:孔明啊!你为何答应刘琦的请求啊?咱们在汉江以北与张杰大战胜算不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