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跪坐后,曹操道:今天下大乱汉室不宁,乱巨贼子当道,天子受累。操欲申大义于天下,辅助天子匡扶社稷。然智力短薄,今闻先生大才故而肯请先生出山相助,望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赐操以良策,匡扶社稷。
郭嘉道:嘉一寒门书生愚钝不堪岂敢同明公谈天下大事。
荀彧道:奉孝休要谦虚,以汝之才在家浪费光景岂不可惜?
郭嘉道:不知明公下一步是对袁绍用兵还是袁术?曹操道:目前尚未定,肯请先生教吾。
郭嘉道:以嘉之见,最好是先对南阳用兵,听闻张济以死,现南阳由张济侄儿张秀所管,南阳离许昌如此近,明公难道放心让张秀占领?曹操道:先生高见操打算在明年开春后用兵南阳。
以嘉之见,明公拿下南阳后,可与刘表结盟,南阳虽属荆州,但只要明公占据,刘景升必不敢来攻,但他会全力防备明公南下
明公与刘表结盟可安其心,然后再对袁术,袁术虽兵多,但兵员参差不齐,缺乏训练,又不体恤民力,以至于淮南百姓困苦不堪,纵使兵再多又有何用?
如能拿下袁术,再打袁绍,方能胜算,否则攻打袁绍难矣,袁绍得徐州后实力大曾,徐州世家也大多归心,如明公攻打徐州,恐难以速决。但嘉以为,袁绍最终不会是明公对手,会败于明公。只是,嘉以为明公最大的对手乃是张杰。
呵呵,张杰此人嘉已见过,坦白说嘉很敬佩此人,如不是当时年少,嘉恐怕已经身在河北了!
哦!荀彧来兴趣了,道:奉孝见过张杰?郭嘉道:数年前,嘉在颖川书院求学时,他来找过嘉。当时孝灵皇帝还在,他以算准皇帝命不久矣,而且算准董卓必将乱政。
荀彧道:他如何知道这些?郭嘉道:当时张杰被天子封为邺城县令,他去上任特来书院召幕僚,可惜冬季书院休学并未有人应召。张世民上任前拜见过天子,应该那时候看出天子命不久矣。
荀彧道:他应该想召奉孝吧。郭嘉笑道:嘉学业未完故而推辞了。
但已嘉之见,此人心机深重,极有城府,冀州县令何其多也,却为何他能一步步走向今天,此乃人谋也。
今张杰势力以成,明公先不可与之争锋,当可先结以援,稳住张杰,然后图谋袁氏兄弟一统中原青,徐,兖,豫,四州。到那时方可与张杰决战。不过就算统一四州明公也只有四成胜算。因为中原缺马。而张杰如能剿灭异族,必将是十万铁骑南下,中原多平原故而嘉认为只有四成胜算。
如明公中原决战事不可为或出现颓势,须派重兵拿下上庸然后取汉中为基业,汉中人口百万,民丰富足,张鲁虽有数万之众,但不善兵事,可一战而下,明公得汉中可外结刘表,内集重兵直取益州,益州天府之国。富足不亚于冀州,足可养兵数十万,再以益州之众出秦川,图谋关中,如天佑明公则可成强秦之势,如势不可为亦可退守自保。
曹操被郭嘉说得心潮澎湃。这才是大才啊,把后路都想好了,先集结中原之力与张杰决战,如果败了再拿汉中,取益州,以山川阻挡骑兵。
荀彧道:如先拿下关中呢?郭嘉道:现在关中百姓十不存二,遍地难民,拿下有何用?如攻打关中,袁绍必图兖州,而明公西要对付李傕郭汜,东要对付袁绍,南要防袁术,就算打败李傕郭汜,还有马腾韩逐,关中已非昔日之关中。故嘉以为,如不拿下汉中粮仓,拿下关中既无钱粮养兵,又不能富民,又有何用?不但不能强壮自己反而四处树敌,况且张杰也不会眼睁睁的看明公拿下关中的,此人眼光极准,不会坐视不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