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二章 金氏郑邑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很好了,若是我吃得太好,就对不起您,还有兄长他们了。”

“儿啊——”

“父亲,不说这个了。其实,君上迟早会对金氏动手的。”

“你有何想法?”

“金氏大本营原在雍城,后来在郑邑扎下了根。我在郑邑领过兵,那是一个国中之国。”

“国中之国?”

“对,我记得,那是我刚到郑邑,立刻发觉这里不一般。民众皆着青衣,无论男女,无论老少,有几个娃娃可能因为家中无青衣,就光着身子在门前玩。其他城邑可不是这样,绀、缥、紫、骝黄,随意很多。我当日身着缥衣,感觉自己像犯了大错,办完事,匆匆出了城。后来我才知道,数年前有个金府家仆,指着路人,随口说了句,‘你们都瞧瞧,这成了什么样子,不够正呀,还是我家主人有眼光,喜青色。’没想到次日,全城就变了样。”

“是够奇怪的。”

“我还听说过一件事,更奇怪。有一次,一户人家的孩子失踪了,只因她玩耍时唱了首歌谣,‘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为何?”

“其中有一‘金’字。”

“是金氏将孩子抓走了?”

“不是,是邻居。”

“金氏不允许在郑邑唱此歌谣吗?”

“好像从未说过。”

“那是为何?”

“连坐,邻居担心连坐。君上对金氏有所忌惮,可连坐正是从金氏学来的。”

交涌满饮一杯,叹着气,道:“郑邑人不容易啊。”

“不,他们过得很好。郑邑不允许卖身为奴,亦不允许买卖奴婢。初行为市又为郑邑带来了大量的商人和财富,这里的生活较栎阳好过不少。一个小小的市曹,明的加上暗的,较我现在的俸禄还高。可是呢,这里的官吏又特别懂事,对我们从栎阳来的,就算与他们平级,一样热情款待,你要求一,他能做到三,让你挑不出一点错,每年上缴的税额在各县之中还是最多。您说气人不气人,可怕不可怕。”交漪喝了口酒,继续道,“金氏对民众尤其好,在农闲时节会举办活动,比如赛歌赛舞,金氏承担胜出者三年的赋税,还有博戏,那是每年最热闹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参与。此外,金氏对战死兵士的抚恤相当高,所以郑邑人的战斗力都很强。他们可不单单为了钱,而是愿意为了保卫郑邑而牺牲。有不少郑邑人家甚至自称郑氏,这可是一件光荣的事,必须是家中有人阵亡,或是养育五个孩子以上的,当然在金府做事,也是可以的。”

“真够奇怪的。”

“这位金氏族长是什么样的人?”

“郑邑人都说他很和善。可是除了金氏,民众似乎都没见过他的真面目,只知晓他的车驾。每当车驾经过时,所有人都会涌到街上,或叩首感恩,或激动痛哭。”

交涌转头望向牖外,“君上恐怕也没这份爱戴吧。”

交漪继续道:“如今在金氏,金耒是仅次于族长地位的长老。”

“哦,他呀。”交涌想起了金耒的模样。那是一个较老族长更加厉害的角色,尖刻而又饱含力量。当年执掌司寇府时,他的审问绝对是门艺术。他从来没有一句急切的追问,声音的抑扬顿挫里也从来没有一丝微小的破绽。当其他审问者只会催促对方多作描述时,金耒靠着他的气势和神态,再加上两三句分量极重的话,便能让对手防线彻底失守。

“其实,族长金明是个极为精明的人,长老之位换过三个。”

“哦——”

“通常,族长会指派一位年富力强的族人担任长老的副手,也是长老之位的接班者。当然,他还有一个作用。”

“监督长老。”

“是的,父亲。”

“恐怕长老们也都是死在他们手里的吧。”

“是的。”

“一家人何必如此呢?”

“只有上一任长老是族长下令处死的。”

“哦?”

“金耒非常了解族长的手段,所以对上任长老极为尊敬,对自己的副手同样非常照顾。”

“这样的话,族长对他还真是没办法。”

“是的,金耒坚持的时间最长。”

“金耒如此精明,为何不代替族长呢?”

“很难。”

“是啊。”父子二人陷入了沉默。

“老族长真的死了吗?”

交漪想了想,“我还在查。”

“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君上若能教训他们,那最好,算是为赵奉大人报仇了。”交涌又问,“若要见到族长,除了金府,还会是哪里?”

“只有一个地方,郑邑夙馆,据说那里是金氏聚集的地方。你要见族长?”

“也许吧。你见过了?”

“还没,只是见过几次金耒。”

“看来,金氏待你确实不错。倘若金氏并非仇人,关键时刻还是要帮上一帮,若能说服金氏帮我们复仇,谶璞给了他们也罢。当然,倘若发现他们另有阴谋或者金氏就是泰氏,你就一定要小心了,你发现他们的同时,他们也会觉察到你的变化。总之,一切等我回来再做打算。”

“好。”

“照顾好你母亲。”

“一定。”

“涉可能会到秦国来。”

“他是金氏?”

“可能吧。”

“你留意一下,其他的不要做,知道吗?”

“知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