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套逻辑却有着一个漏洞,那就是闻元忠现在耗费钱粮的速度要远超正常的大梁军队!
正常的大梁军队,哪怕是禁军这样的精锐,若论平时和战时对钱粮的消耗能力,那也是远远比不上秦凤路的大梁军的。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别的地区的军官可以喝兵血,而秦凤路的军官不行!
在大梁全国各地的军队之中。长官喝兵血、吃空饷乃至于克扣粮饷的事情几乎已经常态化。
可这一套在秦凤路就不灵了。一则秦凤路之前被北庭人打烂了,整个秦凤路的各层组织机构和军队几乎都是后建的。
从秦凤路新招募的这些新兵根本不知道军中的那一套“规矩”,他们只认当兵吃粮,你要是敢不让他们吃饱他们就敢闹饷。
其次,秦凤路的军队还承担着备战的任务。这些军队往往还要参与重修各种军事设施,路旭的原身不就是在修堡墙的时候被活活迫害致死的吗?
这些活儿可都是重体力劳动!不让士兵吃饱人家哪有力气给你干活儿?再加上这些兵又“不懂规矩”,不吃饱、不给足钱就要闹饷,所以这里的军官相比起别的地方的军官自然就收敛了许多。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刚刚重建的秦凤路官场派系众多。所有人都在盯着自己的同僚,大家都想等着对手犯错,从而把自己的政敌搞下去。
尤其是在闻元忠和沈斌鸿争锋的时代,当时官场上的对立就更加的尖锐了。在那种情况下,谁敢给自己的政敌留下把柄?这时的部队要是闹了饷,那这支部队的长官几乎必然会被自己的政敌弄死。
在那种情况下,那些军官就是想不手脚干净一些也不行。直到后来沈斌鸿退出秦凤路,且各种军事设施都修复的差不多了,才有人敢对军用物资下手,于是被路旭逼死的那个麻星洲就在那个时间段登场了。
可是!
麻星洲的出现对闻元忠来说也是一次致命打击。
就是因为麻星洲的出现,导致闻元忠的钱粮消耗速度好不容易可以减缓一些了,结果就被麻星洲这个硕鼠把闻元忠的家底给吃了个干净。
这也是闻元忠在路旭逼死麻星洲的时候选择暗中推波助澜的原因之一,因为他是真的心疼啊!
而且对闻元忠来说,更可怕的是,路旭建立新安县和修复威安堡,乃至于现在驻守秦州府那都动辄要发动大量民力。
征召了这些民夫是不是也得支付钱粮?否则那些民夫吃什么?这笔钱那自然也是闻元忠出的。
毫不夸张的说,路旭现在取得的这些成就都是闻元忠拿钱粮砸出来的。虽然事实证明闻元忠的买卖做得很值,但这也意味着闻元忠钱粮的消耗要远超景隆皇帝之前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