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去县城也行,可以在旅店动手。
于是,他灵机一动,就说要去县城结账。
当他把云桂芬和李秀芳领到旅店后,说是结账,实际是去找皮包公司的朋友打麻将了。
他的目的就是想拖到没有长途客车了,云桂芬和李秀芳不能回家,就不得不住在旅店了。
现在,他的初步打算实现了,要拿下眼前这个美人,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如果可能,他想连同李秀芳也带上。
李秀芳不善言谈,默默喝酒。
就是云桂芬和郭笔印两个人边喝边聊。
“郭总,行啊,有两下子!”
被云桂芬一夸,郭笔印有点儿得意忘形,就神叨起来,“这点钱儿算啥,我这份碳素马上就成了,一把就成万元户了!”
万元户,是所有人的一个梦想。
在人们眼中,元,是个可望不可即的天文数字。
1979年2月19日,在中国权威媒体《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靠辛勤劳动过上富裕生活》一文,该文主要讲述黄新文,在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总收入达到一万元以上的故事。其中详细介绍黄新文一家,依靠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所得和自己家养猪全年总收入达1.07万元的事迹。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特意做出计算,经相关数据显示,当时黄新文家去除当时家庭副业成本,纯收入大约为5900元。
这是中国的第一个万元户。
黄新文成了万元户后,建起了一百多平米的新房子,也添置了不少东西,包括两辆自行车,两部缝纫机,一部收音机还有三个手表。
更牛的是,他还从香港购置一台飞利浦黑白电视机。
这是一般家庭根本没有的。
与此同时,黄新文几乎整天都处于社会各界以及重大媒体的邀请之中,请他前去参加重要会议,并且分享成功经历。
有了钱,也就有了荣誉!
因此,当郭笔印说出他要成万元户的时候,云桂芬和李秀芳都羡慕不已。
云桂芬说:“郭总,牛呀!你要成了万元户,就是全国的名人啦!”
郭笔印说:“万元户还是小意思,我以后要有十万块钱,买个吉普车开!”
云桂芬说:“郭总,县长才坐吉普车,但那是公家的,你要有了吉普车,这是自己的,可比县长厉害多了!”
郭笔印说:“现在,有权不赶有钱。有钱能使鬼推磨。”
……
因为郭笔印确实拿出钱来了,招待所和狗肉馆的人,也都尊称他为郭总或者郭厂长,所以,云桂芬还是相信了他的话。
郭笔印吹是吹,但他并不狂妄,也是吹出点儿边际。
如果他说要有百万千万,要买轿车飞机,云桂芬可能就不相信他了。
云桂芬和郭笔印聊得很投机。
她的心也活了,想到,笑贫不笑娼,如果她要成了万元户,她也成了名人,受到人们的尊敬,身上曾经的那些污点都会遮盖过去,更可以回家气死那个后妈。
“郭总,有这么好的生意,带带我怎么样?”
郭笔印故意拿把,“这个你可干不了。”
云桂芬说:“我怎么干不了,我做生意,不会比你差!”
郭笔印想,如果云桂芬跟他做生意,两个人东南西北到处跑,云桂芬还不等于是他的老婆了。
于是,他进一步试探,“桂芬,就算你能干,可是,经福能放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