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赵志鹏挑着两大号土篮子榛蘑来到七门。
这两个大土篮子,都装得挂尖挂尖的,上面用椴树叶盖着,又包一层塑料布,再用麻绳绑牢,总共有一百多斤。
胡冲也尝到了甜头,早早就等在这里了。
这一次,赵志鹏吸取了教训,把两土蓝蘑菇放在身后,塑料布铺在面前的地上,拿出一部分蘑菇放在塑料布上。
这样,可以有点儿秩序,避免逃秤和顾客揪蘑菇根的现象。
这一招,果然奏效。
昨天买货的顾客,也尝到了甜头,不但他们今天来买,还带来了新的顾客。
顾客:“小伙子,又来啦。”
赵志鹏说:“来啦!”
顾客:“昨天你咋没来?”
赵志鹏说:“我要上山现采,要隔一天一来。”
顾客:“你可以让家里人采,你就负责卖,这样,你每天都可以来了!你的蘑菇好,我又带来两个朋友。”
赵志鹏很感激,“谢谢大哥!”
顾客:“今天多少钱一斤?”
胡冲想到前天卖得很快,就想涨价,“一毛七,三斤五毛!”
顾客:“你这小孩,别涨价呀,你们要薄利多销,拉拉回头客。你涨价,买货的就少了,这不是自断财路吗!”
薄利多销。
回头客。
这种买卖上的术语,赵志鹏还是头一次听到。
要不怎么说,社会就是大学呢。
这都是生意经啊。
赵志鹏懂得顾客大哥的意思,他根本也没想涨价,“大哥,还是前天的价格,买吧!”
因为前天,有人不只是揪蘑菇根,把蘑菇柄都揪掉了。
于是,胡冲告诉他们,“不许揪蘑菇根啦!”
顾客大哥说:“我没揪几个。”
胡冲说:“今天一个也不行了!”
顾客大哥说:“有虫子还不行揪吗!”
赵志鹏说:“榛蘑生虫子的极少,我采的时候,就没要,个别有虫子的,你可以不要!”
“行!我们不揪就是了!”
于是,顾客开始挑蘑菇。
这次,赵志鹏约秤,让胡冲帮助收钱。
为了约秤熟练,赵志鹏采完蘑菇,就在家一遍一遍练秤。
所以,今天约秤,就快了很多。
今天,顾客比前天还多,由于赵志鹏调整了卖货方法,现场也很乱,他和胡冲还是看不过来,逃秤的不可避免,揪蘑菇根的也有,但还是比前天的秩序好多了。
有的顾客想要去土篮里挑,赵志鹏坚决不让,由他适当的时机往塑料布上倒。
一百多斤蘑菇,不到半个小时,就卖光了。
赵志鹏数数钱,卖了十五块六毛钱。
虽然费了点儿时间,但买丢的和糟损的少了。
这一次,赵志鹏给了胡冲一块六毛钱。
……
赵志鹏又是晌午前就到家了。
而他卖蘑菇的事,黑石沟的人已经都知道了。
原来,董大毛愣看赵志鹏没来参加劳动,就问赵支前。
“老革命,你家大学士呢?”
老实人总觉着别人能看透他的心,不敢撒谎,也不会撒谎。
赵支前只有实话相告,“去县里卖榛蘑了。”
董大毛愣很难理解,“咋的,也学大支客,下海经商了!”
赵支前说:“我们和大支客比不了,人家是总经理,董事长,做大生意,我们就是小贩子,小打小闹。”
董大毛愣问:“挣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