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刘建国叔伯侄子,是生产队猪倌。
不要小看猪倌,这也是个好差事。
生产队并不养猪,养猪的都是社员。
刘老疙瘩是刘建国安排放猪的。
黑石沟一队60多户人家,基本上每家都要养一头以上的猪。
有的养猪是为了过年杀了吃肉,有的是为了卖钱。
除了挣生产队工分,村民们的来钱道,就是养鸡鸭鹅猪,前三种家禽可以下蛋卖钱。
但它们下蛋是有季节的,数量也有限,卖钱也不多。
只有猪能卖一炮大钱。一头二百多斤的猪,能卖一百块钱左右。
赵支前劳动一年也挣不来。
但也不是每家都能养起好几头猪。
因为没有饲料喂,大多数人家只能养起一头猪。
平时,猪也没什么好吃的。
就是家庭做饭的刷锅水、淘米水等,放在一个大缸里留着喂猪,统称泔水。
有时直接倒在猪食槽子里喂给猪吃。
有时采些野菜,放在泔水里煮煮喂猪。
猪不愿意吃了,就抓把谷糠在泔水上面薄薄撒上一层,猪就很高兴吃起来,吃了几口,猪又不吃了,就再撒一把。
只有快过年了,准备杀吃肉的猪,才喂黄豆高粱,让猪长膘,好杀着吃肉。
平时,是没有人家用粮食喂猪的。
泔水,也不是很多。
天气暖和的时候,就要把猪赶到山坡或野地放,它们可以吃嫩叶、坚果、浆果、草叶和草根,能弥补食物的不足。
因为,家里人要挣工分,不可能有专人放一两个猪,很划不来。
于是,各家各户的猪,就由猪倌集中起来放。
每家每户出多少工分给猪倌。
因此,这是一个比较自由自在的活。
董旭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没把刘老疙瘩的提醒当回事儿,“吹吧,他敢揍我,以为小时候呢。现在我敢揍他!”
刘老疙瘩笑道:“我看你吹吧!”
董旭说:“你不信咋的。”
刘老疙瘩说:“大天二地哥俩都没打过他,你能行!”
董旭说:“那可不一定!老虎一只能拦路,耗子一窝喂了猫!”
刘老疙瘩笑道:“哈哈,杜天杜地听到了,还不跟你急眼可怪了!”
董旭说:“我们是好哥们儿,当面我也敢说!”
他们说着话,就和赵志鹏碰头了。
董旭刚要开口“恭贺”赵志鹏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赵志鹏却先开口了。
只见赵志鹏挥动一只手臂,大声笑道:
“哈哈哈哈,大家好啊!都吃啦?”
赵志鹏的这一举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董旭也有些发蒙,心想,是不是大天二地的情报不准,这小子咋这么高兴呢?
他只好说:“吃了!”
赵志鹏又笑道:“你们吃了,我还饿着呢,我先回家吃饭!”
赵志鹏说着,挥下手就走了。
董旭他们都愣住了,看着赵志鹏走远了。
董旭缓过神来,自言自语,“这个大学士咋回事儿,不像没拿到通知书的样子?”
刘老疙瘩笑道:“那大天二地的鞭炮不是白放了!”
“整不明白。”董旭咧嘴笑笑,“没事儿,看大学士吃过饭去不去打篮球吧。他要不去,可能就完犊子了!”
董旭他们走回屯里,正好碰到魏宝珠。
魏宝珠正在盼赵志鹏回来,她好去要老赵家的小猪。
她看到赵志鹏和董旭他们说话了,就问董旭,“二打头的,你是不是跟赵志鹏说话?”
董旭点点头,“周婶,不是你姑爷吗!”
魏宝珠笑笑,“哈哈,别没正经的,你们说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