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是眼前的事实。
张文礼是高级知识分子,冯慧琳也在读高中。
这爷俩儿在黑石沟就是另类。
都觉得她们不正常,有点儿像瘟神,没人敢接触他们。
在黑石沟,读书无用的想法很普遍,尤其在农村,并不重视知识。
从整个黑石沟大队只有两个高中毕业生,就能看出黑石沟有多少不重视知识的人。
王大烟袋继续说:
“就咱们这个家庭条件,还想说啥样的媳妇,雨仙这姑娘哪点儿配不上你。大侄子,要知道十足啊!”
赵志鹏也没有什么可说,就这一句话:
“反正不合适!”
沈淑娴说:“儿子,听话!你王娘不会给咱们窟窿桥走!”
王大烟袋说:“大侄子,这可是白捡一个媳妇呀!一会儿你也跟着去,我们来个趁热打铁!”
赵支前说:“志鹏不同意,这事儿先放一放再说吧,急啥!”
沈淑娴很怕黄了,“这事儿你就别掺和了。夜长梦多,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我同意王嫂意见,趁热打铁!”
赵月看哥哥为难,就对赵凤赵岚耳语几句。
然后,赵月说:“妈,这门亲事就拉倒吧。我哥考上大学,还愁找不到对象吗,可以说个大学生做我的嫂子,两个人志同道合,这多好呀!”
沈淑娴说:“丫头片子懂啥,我和你爹还不志同道合呢,不也过了这么多年。养活你们四个,还供你们念书,我们哪里不好!”
“咱们家困难,要懂得十足,条件好的,谁能嫁给咱们这样的家庭!”
“现在的姑娘,都要三大件,我们家一件也买不起。老周家不挑咱们,不但不要彩礼,还要给一麻袋苞米,五十斤黄豆呢!”
赵凤说:“周雨仙她妈那样式儿的,她爹又耍钱,我哥要娶她,我们家不会有消停的时候!”
沈淑娴说:“我们家是娶媳妇,不是倒插门,我们过自己的日子,又不和他们掺和,有啥不消停的!”
赵凤说:“等着瞧吧。”
赵岚也已经10岁,上小学三年级了。
“妈,我哥是大学生,三角函数都精通,周雨仙都不会加减乘除,自己名字都写不上来,她和我哥说话都说不到一起,怎么生活!”
沈淑娴说:“三角函数能当饭吃,女子无才便是德!我们家娶媳妇,安分守己,能过日子,能延续老赵家香火就行,要求那么高干啥!”
赵月说:“反正我们不同意!”
赵凤赵岚也说不同意。
沈淑娴挨个指点着三个女儿,“我是看出来了,你们三个丫头片子想造反啊。让你们念书,是你爹这个老东西坚持的,妈也是看你哥念书,不得不同意你们也念,都是儿女,要一碗水端平。”
“其实,不念书更好,浪费时间。交白卷的人都出名了,不学ABC的人也出名了。你爹2和5都分不清,还不如我呢,不也活了四五十岁!”
赵月说:“我们就反对!”
沈淑娴笑道:
“你们反对顶啥用!告诉你们,你们三个可不是老赵的家人,是婆家寄养在我家的,长大都要出门子的。你爹虎啊,这是花冤枉钱,供别人家媳妇念书呢!”
王大烟袋说:“我看,你们这些孩子,念书念成书呆子了。农村就是这个样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吃饭。也别怪人家都说你爹没正事,全大队,就你们一家四个孩子都念书。”
“不要以为那些人家都傻,谁也不傻!念书再多,种地也用不上,这个账谁都会算,一年少挣多少公分!”
“论条件,谁家都比你们家强,要是念书有用,家家都会供孩子考大学了!这叫少数服从多数!”
赵支前说:“王嫂,我们家六口人,四个不同意的,要不等几天,让他们想想!”
王大烟袋也看出来了,老赵家六口人,五个不同意,只有沈淑娴一个人同意。
要是给他们几天时间,他们一嚷嚷,沈淑娴很可能转变态度,这门亲事就成不了了。
把她的职业精神和成就感抛开,她是受人之托,收了礼的。
促不成这门亲事,怎么向老周家交代?
魏宝珠可不是省油的灯,还不得怪她,找她讨个说法!
就这说话的功夫,赵志鹏已经把桌子凳子摆正,赵月也把屋地清理干净。
王大烟袋催促道:
“淑娴,一会儿太阳落山了,咱们就走吧!”
沈淑娴就像着了魔,就是急着给儿子说媳妇:
“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