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想不明白,只能用神奇来感慨了……
这时,侯果果吸了吸鼻子,忽然脸色大变,她忍不住轻呼了一声:“呀——”
然后又赶紧用手捂往了嘴巴。
李玉忙问:“怎么了?你没事吧。”
“我、我、我又闻到了——”
侯果果激动地说,“我闻到了它、它的味道……”
她的话,使我的心顿时提了起来,难道石头也在这里?
她嗅了一下,肯定地又说:“不会错!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一定是它!”
薛可馨说:“我只闻到了香的味道。”
侯果果说:“嗯,这里供的是正宗的印度老山檀香,刚才一上来我就闻到了。
我师父也有。
但是,我还闻到那只未明生物的气味,我确定能肯定是它!
现在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嗅觉就特别的灵敏……”
听她这么一说,我又想起了那一次,跟弘云法师从九华山出发,通过时空隧道在神农架出来,在洞口时碰到了石头。
当时,我们本来是想去仙台的,是因为看到洞内的壁画和诗才又走到了神农架。
因此,遇到石头,具有随机性,说明他生活在这里;再加上慕容师傅说的,石头确实是长年住在这里。
难道这棵树上,就是他的老巢?
塔读@^>
再上去一段路,又有一个分岔口,一个平行向左,一个盘旋向上。
那条盘旋向上的小径上,却赫然横着两根木棍,令人惊奇的是,木棍上面居然还贴着两条反光片,呈现“x”状,显然是禁止通行。
小雷拉起侯果果,轻轻一纵身,就从旁边跨了过去。
期间,侯果果的身体整个已经悬空,是被“扔”过去的,她赶紧伸手捂住了嘴巴……
我们如法炮制,也一手抓住一根树枝做支点,把身体从木棍旁边跨越过去。
薛可馨不敢,被张庆文从上面扔了过来,这边被小雷接住。
很快,我们几个人就翻过栏杆,又往上往前走再走一段路,看着眼睛的情景,我不由惊呆了——
这里何止是大,而且是非常的大!
这里俨然是个空中的院落,掩映在绿叶之间,足足有一百多平米。
地面也是由藤蔓、木板和木棍混合铺就,非常的平整,而且几乎没有太大的缝隙。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院落的中间,居然还有一座假山!
仔细一看,这假山并不是石头砌成,而是由白色的树杆和藤蔓组合,却惟妙惟肖。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假山上居然有一条流水,蜿蜒滑过,不知水从何来,又流向何处?
假山的下面,是一个小水池,里面还有几条小鱼在游弋。
这水池是由整段的枯木挖空大半树身所成,这些东西,都有很长很长的年月了。
没有长时间的生成,也难以形成如此的规模。
假山背后,是两间小屋,屋与树已经浑然一体,屋的木墙壁上,还生出很多枝叶出来,显得生机盎然。
门窗大开,不知道是小雷和张庆文打开的,还是原本就是这样。
一间屋子像是禅房,或者是茶室,屋中间是一个红木小矮桌,桌上是一套紫砂壶,造型古朴典雅,一看就是明代的风格。
没有凳子,围桌有四个草蒲团,地板很光滑,是精心打磨过的,露出木板的纹理。
塔读^小说[emailprotected]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对面是一扇窗,窗户也已经推出去,视野开阔,可以看到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
靠墙有一个木的方形博古架,上面居然码着很多线装书,屋里透出一股墨香和书香。
我看了一眼那些线装书,都是手抄佛经。
字是小楷写就,端庄正式,但缺乏灵动感,似乎是一个孩子练习着写的。
书也是自己装订的,但是,明显要比仙台书馆里的书装帧得要差一点。
在博古架对面的一面墙上,开着一个门,通向另一间屋子。
屋里最显眼的是一张木床,那床令所有人都叹为观止,他们都说没见过,简直就是一个小房间,正是古代的那种大户人家所用的“千工床”。
“千工床”,顾名思义,是需要一个技艺高超的木匠制作一千天、差不多需要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
目测那床的历史至少有一百多年,应该是清代中晚期的风格,虽然材料不是名贵的红木,但雕工做工都极尽繁杂,所有的外立面都雕刻有精细的花纹。
我暗暗吃惊,这床究竟是在这上面做好的,还是从山下抬到这里来的?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