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看照片我们就可以发现,承望尸体所呈现出来与油画的相似度远不及后面两幅作品高。而通常的艺术偏执狂犯案,会相当讲究作案细节,追求与油画的完美契合。承望一案仅有割喉部分与画作相似,越往后的案件与油画相似度越高。
不过,每一个案件的细节都给我一种凶手很仓促的感觉,代替红炭的塑料卷尺,代替红盖头的红方巾,这些细节都处理得相当粗糙,压根谈不上偏执变态的作案艺术。”
“如果排除掉艺术家本人衷正青犯案,再排除掉某个狂热崇拜者为向他致敬仿画杀人,作案者是一名冷静理智的理『性』人。一个理『性』人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做毫无意义的事,理『性』人做任何事都会基于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理由。
承望坠楼时祖若萍注意到了割喉与《木隽之战》的相似,祖若萍专注的眼神对比带给了凶手灵感,凶手马上意识到把嫌疑推到已死的衷正青头上对自己有利。
之后的泼漆可以去掉自己可能在现场留下的踪迹,抛尸河中既便利又不留痕迹,可以说凶手在模仿油画作案时尝到了甜头,模仿的手法才越来越娴熟。”
“地下金库、楼顶的榔头与雕刻刀、仓库里的油漆和卷尺。”
汉文赋把这些证物照片一一摊开陈列在桌上,“所有迹象均显示出凶手对美术馆相当的熟悉,可以说从‘圭采蕊’换画开始,所有的事件都显示出与美术馆异常深厚的关联,卷入这起案件的人熟悉馆内一切人员、事物、流程,是内部人员犯案。
我之前考虑过外部人员作案的可能『性』,由于货梯存在摄像头的漏洞,外部人员侵入犯案的可能『性』客观存在。
但是,请注意第三个案件疏千寒之死,此时的美术馆完全处于警方的严密包围之中,外人根本无法进入,只有内部人员在场。”
李凡想起了那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提醒汉文赋,“假如凶手已经混入了客人之中呢?”
“客人们一直由民警陪伴着在六楼咖啡厅等待,不具备杀死疏千寒和布置《暗黑食炭》的条件。所以,此次案件的真正凶手就是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之一。
我们再回到第一个死亡的衷正青所留下的讯息,假设疏千寒进入金库行窃时读懂了讯息并告诉了同伙承望,承望发现凶手竟然是他所熟悉的同事,根据承望油滑的『性』格,他很容易想到这是个狠敲一笔的大好机会。
从他很快就成为了一具尸体的情况来看,他不仅想到而且还真的去勒索凶手了,只不过敲诈失败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所以我们不妨先从承望着手,回想一下他死前有无反常的行为,他生前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什么?”
李凡在脑中迅速回想了一下,那个愉悦地哼着小调儿下楼来的承望形象顿时跳了出来,“送咖啡!我最后见到承望时,他正提了两杯卡布奇诺来到一楼大堂。”
“非常好,我看你是我们新闻班反应快能排前三的。甘女士、涵蝶姐,你们说是不是?”汉文赋笑眯眯地问两位,她们的表情显得有些愕然。
“唔,我是问你们最后见到承望是不是上午十点一刻左右他下来送咖啡?”汉文赋补充。
“噢,对对,是的。”涵蝶姐点了点头,甘女士依旧面『色』难看默不作声。
“让我再来考考你的记忆力,李凡,你还记得当时承望说了些什么,以什么样的状态、表情说的?”汉文赋问。
“我记得,他好像说‘晚生送卡布奇诺来也’,样子有点儿轻浮。”
“心情很不错的样子是吧?那么其他人怎么回应他的呢?”汉文赋接着问。
“我不太记得了,好像是涵蝶姐问了句‘今天怎么这么好,还送咖啡啊’之类的话。”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鬼怪萌化系统》,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