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刘文明这位小英雄已经不幸离世了。提到这里,我们对安平的性格特点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他热血沸腾,机智灵活,具备相当的自主判断能力,同时还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不仅能够识字断句,还能书写和计算。这样的青少年,在京畿地区众多的新式学堂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必将成为帝国新兴的中坚力量。
然而此时此刻,安平的内心却充满了矛盾。他脑海中不断闪现出最坏的情形,几乎就要转身狂奔而去。但毕竟他还是个少年,好奇心犹如猫一般强烈。这种好奇心使得他始终犹豫不决,难以决断。最终,他决定还是要去一探究竟。不过,他并没有选择大喊大叫或者直接冲过去抓人,而是打算小心翼翼地靠近,偷偷看一眼究竟是谁。毕竟,以他的灵巧身手,肯定不会被那个所谓的“坏蛋”发现。
明天就可以去村长那儿报告了,安平心里美滋滋的。他并不奢求能得到什么大富大贵,只要村长一高兴,下次再带着小伙伴们去他家偷拿核桃红枣时,村长肯定不会像以前那样扛着锄头追得他们满村跑啦!说不定这次还真是条大鱼呢,自己提供了这么重要的情报,公司、学堂,还有县衙,肯定都会给些奖励的。
一想到这些,安平就兴奋得有些按捺不住,刚才的害怕和胆怯早已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只觉得心中有一股气在不断膨胀,仿佛要把自己的胆子吹成一个巨大的猪尿泡。
安平蹑手蹑脚地走到仓房门前,轻轻地推了推,门却像被钉住了一样,纹丝不动。他心里暗暗叫苦,这门肯定是被里面上了锁。不过这可难不倒安平,他知道有个地方能更好地观察里面的情况。
安平小心翼翼地绕到仓房的后面,果然,在那里有一扇窗户,只是玻璃不知被谁偷走了。这可把村长气坏了,他跳着脚怒骂了好一阵子,可最后也没办法,只好用几张纸把窗户糊了起来。
人在干坏事的时候,总是表现得异常勤奋和任劳任怨。就像安平此刻,在雨夜中摸索前行,仿佛这恶劣的天气完全不能影响他的决心。他艰难地搬来一块石头,然后又费力地往上摞了几块砖,终于成功地站了上去。他紧紧地扶着墙,小心翼翼地扒上了窗台儿,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站在窗台上,安平用手指轻轻地戳破了窗户纸,一个小小的窟窿出现在他眼前。他迫不及待地把脖子伸得长长的,透过那个窟窿往黑洞洞的仓房里张望。然而,他什么都看不见,仓房里堆积着成捆的苇席,高高低低地码成了一垛垛,宛如一座小山,恰好挡住了安平的视线。
那声音依然没有停止,似乎是从垛子后面传来的。安平竖起耳朵,隐隐约约能听到一些,但就是听不真切。这让他心急如焚,像那蟠桃会上的猴子一样,抓耳挠腮,坐立不安。
既然在窗外无法听清,安平索性下定决心,要大大方方地进入仓房去偷听。他毫不犹豫地打开了窗户的插销,然后像一只灵活的猫一样,猫着腰纵身一跃,迅速钻进了仓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