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0章 后梁朱温 死灰复燃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朱温有七个亲生儿子,目前为止存在感较高的有三位:

长子朱友裕,次子朱友珪和三子朱友贞。

朱友裕同时也是后梁大将,但在后梁建立前就离世了。

其他的儿子都没上过战场,也不怎么受重视。相比之下,养子朱友文更被看重。

朱温称帝后,让他掌管后梁经济,迁都后,任命他为东都留守。

912年4月,朱温接受朱友文的建议,赶到汴梁休养,却不慎落水,病得更重了。

(明朝皇帝直呼内行)

他不禁感慨道:

“太原余孽兴盛至此。我时日无多,儿子们又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将来怕是要死无葬身之地啊!”

回到洛阳后,朱温的病情依然不见好转,儿媳们便轮流入宫“照顾”。

朱友文之妻王氏姿色突出,朱温向她透露自己要立朱友文为太子的意向。

但这一切被朱友珪之妻张氏发觉,朱友珪也收到了自己被贬的命令。

前面有很多例子,被贬之人往往会被处死。

而且就算朱温饶过自己,朱友文即位后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

于是朱友珪决定铤而走险。

912年6月,朱友珪联合韩勍发动政变,入宫弑父。

朱温绕着柱子逃跑,最终力竭翻倒在床,被冯廷谔追上捅死。

朱温具有很多五代军阀的典型特征。

他能力足够,成为了唐末乱世的最大受益者,从草根做到了中原霸主。

他也在民生上做了一些举措,例如赋税低于其他藩镇,奖励农耕等。

但他晚年私德败坏,猜忌好杀,以致百官离心离德,前线也多败仗。

后梁仅仅是多个藩镇的武力整合,内部并不稳定,这就是它的极限了。

……

以上就是朱温离世前的经历。

现在本空间中的皇帝几乎都赶到那附近了。

嬴政走在前面,但没有主动接触朱温,只是在冷眼旁观。

他更多是恨铁不成钢。

就朱温这个情况,刘氏和李氏会站在道德制高点猛烈抨击,自己就没法说什么了。

不过自己也不是没有好处……

情况确实如嬴政所想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李家的众人统统把朱温围了起来。

李晔拉着李柷站在最前面,说道:

“哎呀,梁王朱全忠,不认得我了吗?”

“真是天道好轮回啊!你也遭受了我当年的下场。”

朱温算是明白自己的处境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死后还会有这一出。

篡位就篡位,自己从草根一步步到这个位置,又何必向他们李家解释。

但自己初来乍到,更无法孤身与他们抗衡,只得暂且服软。

朱温:“先帝,大唐气数已尽。不是我朱温害了您,是这个乱世害了您啊!”

李晔回头看向身后的祖宗,向他们寻求支持。

李世民、李治、李隆基等人都回应了李晔的目光。

李晔便有了底气,“死到临头还敢狡辩?这里有我祖宗撑腰,你尽管来!”

李治趁机上了价值,紧跟着说道:

“今日不仅是为私仇,更是出于公心!”

“残忍好杀、私德败坏。我李家便要按空间的规矩惩罚这个败类。”

李隆基:“说的对!大家一起上!”

所有李家成员蜂拥而上,开始了群殴。刘氏成员就在一旁添油加醋。

刘恒:“他的那些破事我都羞于启齿。总之就是品行不端,送去刑场得了。”

一行人推搡着就要将他送走了。

嬴政、高欢、曹操就站在一旁看戏,短时间内没有任何搭救他的意思。

先让李家和刘家打他一顿,然后自己再出手相助。

这下朱温会与他们彻底闹掰,还会对自己的集团死心塌地。

朱温这边有了计划,那他们就要研究下一件事了,即屏幕上的“五代”两个字。

他们把目光移向王莽。

王莽:“嗯……就字面意思,五个朝代。”

后梁是“五代”中的第一个朝代,所以这样的朝代还有四个。

而现在天下的势力已经超过五个了。

那么,“五代”就只能是特指现在和未来的某五个势力。

剩下的势力也应该有一个统称。

嬴政:“如此,在五个朝代全部出现前,乱世是不会结束的。”

刘邦:“应该是只有像后梁那种级别的朝代才配称之为‘五代’。”

“而现在才是乱世的开端。”

苻坚:“比我那个时候乱多了。”

“奇怪了,拓跋珪他们竟然不在……”

李世民随着他们回到了这附近,他也看向屏幕上的那个标签,然后心里一沉。

那么李存勖最多也只能成为“五代”之一,他不可能成大事了。

紧接着,嬴政等人也跟着其他人去往刑场。他们要在那里开展“营救”朱温的戏码。

……

不过先将那里的情况暂且放下,把视角转向感染者集团。

朱温到来前半小时,众人决定按照计划发动突袭。

但偏偏在那个时候,拓跋珪的新胡人联盟闯入了那里。

司马绍拿着望远镜侦查着里面的情况。

“二楼左数第三个房间中能看到床上躺着的人影,旁边没有其他人。”

“想必那就是司马懿了。”

“拓跋珪他们在一楼的某个房间,他们貌似在与某人交谈……”

“等等,他们似乎发现了。现在窗户被挡得严严实实。”

宇文泰:“没办法,先不要轻举妄动。继续隐蔽并监视,等他们离开后再闯进去。”

李隆基:“那么在此之前,我这边先尽量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

这就是感染者李家如此起哄的一层原因,他们要将其他人拖住。

然而,直到他们一行人都到达刑场了,拓跋珪几人依然没有离开。

感染者集团的众人察觉到了一丝不对。

刘义隆:“这种时候,朱温到来,拓跋焘他们不掺一脚,一定发生了更重要的事。”

“与他们交谈的不会就是姚苌吧。”

孙权:“只能是这样。关键是他们在谈什么,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司马绍:“不就是替司马懿拖延时间吗?有拓跋珪他们在,我们就不能闯进去了。”

王莽:“至于谈判的内容,姚苌肯定也想加入他们的新集团。”

陈霸先、宇文泰、刘义隆等人都没回应,他们的心中有一丝不安。

司马绍所述的是最为合理的推测,但情况应该不止是这样。

因为姚苌找到拓跋焘他们不可能是临时决定的事情,一定是提前布好的局。

这个局的具体内容尚不明确,但有一件事可以确定了。

感染者围攻司马懿的计划已经暴露。

……

慕容燕楼的某个房间内,拓跋珪快步向前,将窗帘拉上,然后挡在了窗边。

“接下来的事最好不要让‘他们’注意到,你是这样想的吧。”

“而您也不要再兜圈子了。”

姚苌:“当然,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也就可以直说了。”

与此同时,杨坚在用意识通讯不断给他传递朱温那边众人的动向。

赫连勃勃回想起昨天晚上的经历,姚苌匆忙找到他提出合作,看起来特别可疑。

不过他还是将此事向拓跋珪转告了。

姚苌:“虽然我们与王莽他们关系不好,但我们两方合作对你们也不是没有好处。”

“我们比你们更熟悉王莽他们,也能旁敲侧击得出你们要的信息。”

“而你们如何保证他们会一直给你们真的消息呢?”

“至于更直接的理由,就不必多说了。”

这就是在暗示拓跋珪他们应该两面下注,风险对冲。

在拓跋珪权衡利弊的同时,刑场附近也有一场大戏发生。

朱温刚刚被挂在刑具上,而这就是嬴政集团出手相救的好时机。

曹操和高欢两人当即跳了出来。

总体上就是论述李家被仇恨蒙蔽,刘氏的判决不公别有用心云云。

“私仇报了就报了,但再往下去就过分了……”

杨坚看到众人都齐聚镜空间,悄悄转身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回到慕容燕楼,仔细盘算后,拓跋珪终于做出了决定。

姚苌他们与李世民也不对付,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与他们合作对自己又没有坏处。

而且退一步说,他们已经从王莽那里拿到足够的信息了,日后的力量会更强。

到时候完全可以解除合约。

两方的合作关系就此确立,姚苌以个人身份加入新胡人联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